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广告 广告 五百岁古猗园有了“新身份” 上海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出炉 研究基因组“暗物质”的“解码人”
第5版:上海新闻 2022-10-01

研究基因组“暗物质”的“解码人”

——记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组长陈玲玲

二十大代表陈玲玲 采访对象供图

“牢记作为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牢记作为国家人的特殊使命,为祖国科技发展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说出这番铿锵誓言者名叫陈玲玲,一位年纪轻轻却成就卓著的女科学家。

这位有着24年党龄的党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党委委员、研究组长。她长期从事长非编码RNA领域的前沿研究,致力于发现分子家族,破解基因密码,揭开生命神秘面纱,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荣誉。

立志报国

探索未知领域

小时候,陈玲玲就对生命现象感兴趣,上大学选择了生物学专业,在学习过程中迷上了生命科学。她拥有美国知名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和生物医学博士双学位,本可以进入企业工作,但最终“回归”了科研,她觉得,探索是极有意义的挑战。

2011年,尽管她在国外的发展顺风顺水,但陈玲玲仍毅然放弃了,坚持选择回国。“十多年前我回来的时候,国内的科研环境就已非常好了,有先进仪器设备,也有相当透明公正的科研流程。这些年,我身边有很多科研人员陆续从海外学成归来,我们的志向都是一样的,都想真正为国家作出应有的科研贡献。”抱着这样的信念,陈玲玲作为中科院原上海生科院的“特别人才”,回国开展核糖核酸(RNA)生物学研究。

曾经跨学科的学习让陈玲玲受益匪浅。作为研究组长,她将以前MBA课程中的知识和理念用来科学、高效地管理团队。

刚回国那会,长非编码核糖核酸生物学研究者少,陈玲玲便开垦这块被称为生物“暗物质”领域的荒漠,一步步去揭开生命科学的真相,她把自己的工作总结为“研究前人所不知道的基因组暗物质”,她和伙伴们正是在黑暗中跋涉追光的“解码人”,“当我们更接近真相、看到谜底的时候,内心总是无比兴奋”。

引领前沿

发出“中国声音”

回到国内的陈玲玲,从空空如也的实验室开始,招募团队、申请经费、培养研究生……她带领实验室团队通过初期艰苦的摸索和不懈努力,创建了长非编码和环形RNA研究技术体系,在揭示其生成规律、作用机制以及与人类疾病的关联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研究成果,开拓了研究领域的新方向。

陈玲玲带领团队发表SCI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被《细胞》《自然》《科学》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专评3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1700余次。这些研究工作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和良好的临床转化前景。陈玲玲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并积极推动RNA新技术、新方法在小胖威利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诊疗方面的转化研究。

目前,陈玲玲同时担任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和《科学》的编委,并参与多个国际期刊的发展和规划。通过在“暗物质”世界里的潜心钻研和沉淀,陈玲玲的科研能力和成果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正在向世界积极发出中国科学家的声音。

牢记初心

履行社会责任

在科技强国的使命驱动下,陈玲玲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牢记作为“国家人”的特殊使命,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曾长期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她始终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创新支部活动形式和内容,举办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将党支部活动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

陈玲玲作为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为新时期的青年科研人才自主培养发出一线声音,为科技创新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此次又当选为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和党的二十大代表。她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多次就研究经历与青年女性交流经验,鼓励青年女性投身科学;多次开放其实验室,为中小学生接触科学搭建一座桥梁,接纳初高中学生前来实验室科学实践,并走进建襄小学、南洋模范中学等讲授科普报告,为学生在求学路上追逐科学梦指点方向。

陈玲玲表示,作为新时代科学家,将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始终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创新、不懈奋斗。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