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顿涅茨克等四地入俄签约仪式举行 “北溪”泄漏后果显现  各方展开调查 广告
第7版:国际新闻/广告 2022-10-01

“北溪”泄漏后果显现 各方展开调查

中方表示严重关切 呼吁维护跨境基础设施安全

瑞典发现“北溪”第4处泄漏点 图GJ

“北溪”是欧洲能源运输大动脉 图GJ

联合国安理会9月30日审议“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表示,中方对“北溪”发生多处泄漏并伴随强烈水下爆炸表示严重关切。

耿爽说,“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使欧洲能源供应短缺问题更加突出。目前泄漏仍在继续,事件对相关海域航运线路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仍在显现。当欧洲和世界正面临层出不穷的棘手挑战之时,这实在是一件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令人痛心的巨大灾难。

耿爽表示,目前的信息表明此次泄漏不是意外事故,很可能是蓄意破坏造成的。如果属实,这将构成对跨国民用设施和海底管道的袭击,违反国际法。各攸关方均认为,对泄漏事件开展客观、公正、专业的调查十分必要。此次泄漏事件凸显了跨境基础设施的脆弱性。我们愿同各方共同努力维护好跨境基础设施安全。

美俄多回合“互踩”

9月29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的地点,位于美国情报机构所控制区域,美国作为管道泄漏的直接受益方,有必要“自证清白”。

扎哈罗娃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并“点名”要求拜登回应。她发布的视频显示,拜登今年2月曾威胁说:“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北溪-2’管道将被终结。”白宫发言人皮埃尔表示,拜登当时所说的“终结”手段,是指推动德国政府冻结“北溪-2”项目,“美国不应为此事负责”。

西方媒体一致将矛头指向俄罗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声称,“有匿名欧洲安全官员透露,管道泄漏发生时发现俄海军舰艇就在附近”。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立刻反驳:“那里是波罗的海,人们看到更多的是北约国家的舰艇和飞机。”

维修至少需半年

截至目前,德国、丹麦、瑞典和俄罗斯等方面均认定“北溪”管道是蓄意破坏所致。而各方对这一事件的调查也正在进行。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可能是一次国家级别的恐怖袭击事件”。他说,本次事故情况极其危险,需要多国协作开展调查。

“真凶”还未查出,瑞典又发现了“北溪”管道的第4个泄漏点。该泄漏点是在瑞典附近水域的“北溪-2”管道上发现的,距同一水域“北溪-1”管道上的泄漏点1海里。

眼下,除了调查真相,管道维修也迫在眉睫。俄国家杜马能源委员会主席扎瓦利内表示,由于技术层面的困难,“北溪”管道维修的工程期可能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

造成灾难性影响

本次事件带来的影响正在快速显现,欧洲人无疑是最大且最直接的受害者。目前欧洲各国正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此次事故让欧洲人在冬季来临前通过“北溪”接受天然气的希望彻底落空。如果接下来几个月天气特别寒冷,欧盟27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萎缩幅度可能高达5%。德国将是受影响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此外,“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还将对全球气候造成严重破坏。据德国联邦环境署估计,从俄罗斯连接德国的受损管道将向大气释放30万吨强效温室气体甲烷。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二氧化碳相比,甲烷在较短时间内捕获更多热量。专家认为,无论用什么标准衡量,这都是灾难性的水平,对环境的影响类似至少100万辆汽车在道路上行驶一年。

本报记者 王若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