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中国的吟诵世界的歌 在沪剧中品世界名著 在西方音乐中读唐诗
第17版:文体新闻 2022-10-21

在沪剧中品世界名著

罗切斯特和简·爱讲起上海闲话

家喻户晓的英国小说《简·爱》如果改编成上海故事,会是什么样?长宁沪剧团新编沪剧《临湖明月》正在虹桥艺术中心首演,舞台服饰完全不见英国宫廷感,而是沪剧最具代表性的西装旗袍戏。以罗切斯特先生为原型的卢培炎由王斌饰演,而以简·爱为原型的冯明月由朱桢饰演,故事并非发生在桑菲尔德庄园,而是老上海一处临湖山庄之中……

故事内核遵循原著,《临湖明月》主张的却是从内而外的中国化,它并非简单以中国戏曲形态来演绎外国故事,而是选取名著中的戏剧情节和主题精神,将故事和人物以及语言完全本土化,再巧妙融合于中国戏曲艺术形态中。因而,观众可以听到朱桢用大段的唱来表明冯明月与卢培炎虽然在社会地位上有区别,但他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剧中,冯明月追求平等自由,坚持认为真诚而不欺骗的爱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她努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对自己认定的幸福和情感坚定追求。

除了简·爱和罗切斯特,《临湖明月》还扩写了书中一个朦胧人物,那便是卢培炎的疯妻杨贞梅。在很多舞台剧和影视作品中,伯莎·梅森都并非主要角色。这次的沪剧舞台上,张燕雯饰演的杨贞梅披着长发,身着水墨饰样的纱质开衫与白色旗袍,在阁楼之中唱起《霸王别姬》,恍惚间,看到了她当年爱着的萧郎,这出《霸王别姬》正是当年萧郎所授。让观众意外的是,萧郎的饰演者并非真人,而是一个花脸扮相的偶。人与偶的映衬,在传统之中,加强了舞台的当代感。导演兼舞美设计兼灯光设计伊天夫为《临湖明月》打造了既具有中国艺术意蕴,又不失西方艺术意味的舞台意象,如他所说是一个兼具诗、情、画、意的空间。

除了在戏曲舞台展示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临湖明月》更歌颂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基础上的真挚爱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长宁沪剧团此前也有不少将外国经典改编搬上沪剧舞台的剧目,如《魂断蓝桥》《蝴蝶夫人》《歌女飘零》《两代恩怨》等作品,不少经典唱段流传至今。长宁沪剧团团长陈甦萍提到,像《魂断蓝桥》首演于1941年,此后又多次经历反复改编、重演,“外国戏中国化”的传统在《临湖明月》中再一次延续。

近年来,长宁沪剧团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重视青年人才培育。在选角时团里并没有特别符合卢培炎(罗切斯特)和冯明月(简·爱)的演员,但是她坚信演员是可以塑造的,大胆起用王斌和朱桢,两位演员顶住压力,在舞台上以靓丽的扮相与清亮的嗓音将上海版《简·爱》的故事唱进了观众心里。《临湖明月》将演至本周日。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