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上海昨新增1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百集融媒体产品(47) 居民“金点子”纳入立法条文 豫园国风运动挑战赛开启 上海空气质量提升有她一份贡献
第11版:上海新闻 2022-10-23

上海空气质量提升有她一份贡献

——记上海市统计局能源资源统计处副处长朱婷

工作中的朱婷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朱婷,上海市统计局能源资源统计处副处长,曾荣获“2007年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先进个人”“上海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市级先进个人”“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先进个人”等称号,并多次获得上海市统计局年度先进个人。

2005年大学毕业后,朱婷入职上海市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处工业组;2007年,转岗到工业交通统计处能源组;2009年,市统计局成立能源资源统计处,朱婷调任到能源资源统计处。十多年来,朱婷的工作轨迹和上海的节能减排、“双碳”工作高度重合。朱婷近日接受采访时,从上海的雾霾说起。

创“上海特色”核算方案

“2天严重污染、4天重度污染、3天中度污染,PM2.5最大小时浓度超过600微克/立方米……”很多上海人还记得2013年12月上海连续9天的空气污染。政府要对能源供给和大气污染排放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必须要有真实可靠的用能现状数据支撑。数据从哪里来,这就需要统计。

“进入新世纪后,政府职能部门对能源统计数据需求非常大,但国家层面还没有相关的核算工作机制。局里抽调了一批年轻人,在资深前辈的带领下,组成了能源组。”朱婷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上海能源统计体系就是从那时开始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开启了平地起高楼的奋斗期。

尽管朱婷当时还是一名能源统计新兵,但她善于思考,大胆创新,从摸清全市能源供应着手,探索建立了电力比重推算法、能源品种增量比重法和行业比重法“三位合一”的季度核算方案。这套具有上海特色的核算方案获得了国家统计局的认可,经过多年验证,与年度最终核定数的误差保持在千分之一以内。

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十二五”初期,根据国家要求,上海要严格控煤减碳,大力推进燃煤锅炉的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摆在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摸清上海的燃煤使用情况。全市煤炭供应、销售渠道情况,煤炭消费量多少,用煤单位分布在哪些区、哪些行业……这就需要统计局发挥作用了。“了解情况就必须到基层”,市统计局成立了煤炭专题调研组,由朱婷总负责。她选取了港口、头部煤炭经销企业、煤炭消费企业三个维度开展实地调研,带领同事一家一家沟通,历经半年,专题调研组清晰勾画出上海煤炭从产地来源、运输方式、销售渠道、消费用途的全环节流向图,夯实了全市煤炭供需的数据基础,摸清了全市煤炭消费的分布情况,为决策部门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上海控煤工作成果斐然。煤炭消费占比从2011年的44.9%下降为2021年的30.0%,减少14.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有了显著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3年的66.0%到2021年的91.8%,提高了25.8个百分点。这背后有朱婷和同事的默默奉献。

摸清上海碳排放家底

2010年,朱婷参加了国家统计局与国际能源署交流培训项目,成为全国第三批远赴法国交流学习的能源统计人。临行前,领导的一番话激励了她。“上海要率先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并被国际认可的碳排放核算方案,让中国人用自己的数据站在国际谈判桌前。”朱婷在国际能源署除了完成培训工作外,还利用空余时间查阅碳排放相关资料,与能源署碳排放专家沟通交流,了解全球碳排放核算的方法。回国后,朱婷与同事摸索出一套建立在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温室气体清单基础上、符合国际碳评估要求并适用于省级的碳排放核算方案。这个方案得到了国家统计局的高度认可。

到了2020年,随着“双碳”工作的推进,摸清上海碳排放的家底,成为上海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朱婷团队有了新任务——碳排放核算。经过几年的基础数据积累,朱婷与同事一道成功构建了分区能源品种核算方案,解决了困扰上海多年无法计算分区域碳排放的难题。 本报记者 鲁哲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