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捅破窗户纸的塞尚 沪上世俗民风藏在《弄堂》里 那些老电影纷纷“走”上舞台 以京剧魅力激活名作的欣赏价值 澎湃的原创活力成就好戏激荡心灵
第20/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2-10-23
“演艺大世界”展演过半——

澎湃的原创活力成就好戏激荡心灵

《只此青绿》剧照

《朱鹮》剧照 郭新洋 摄

话剧《主角》剧照

◆邵 宁

“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演艺大世界·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开幕已一个多月,33部作品演出过半。这是一场精品云集的艺术盛宴,《主角》《只此青绿》等刚刚获得文华大奖的作品在申城舞台惊艳绽放,给观众带来了不同凡响的审美体验和心灵激荡。令人惊喜的是,各家院团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原创活力,用扎根生活的创作态度和充满时代感的创作手法,生动讲述中国故事,呈现出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今年已经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第三次主办大型展演活动。和去年的16台演出相比,今年参加展演的院团数量和剧目都翻了倍,来自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四川、陕西、内蒙古、湖北、上海等11个省区市的28家院团带来33部优秀作品,上演111场,涵盖交响乐、民乐、舞蹈、话剧、京剧、昆剧、沪剧、越剧、评剧、黄梅戏、杂技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艺术大餐,琳琅满目。尽管疫情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但到目前为止,仍有17部作品如期上演,足以看出演艺大世界作为文化“大码头”对全国文艺院团的吸引力。

原创活力来自哪里?文学经典为舞台作品注入绵绵不绝的生命力。此次“人艺大家庭”组团来沪,带来了国内最高水准的话剧作品,陕西人艺的“茅奖三部曲”《平凡的世界》《主角》《白鹿原》无疑是最亮眼的,不请明星、不蹭网络流量,靠的却是“文学流量”,谢幕时掌声不绝。这三部创作于不同时代、描绘三秦大地斑斓画卷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优质母本,是“让戏剧回归文学”理念的成功实践。三部话剧文学性强,思想深邃,人物鲜明立体,而舞台改编则突出了主线,加强了戏剧冲突,人物命运牵动人心。同时,主创团队以多元的艺术表现手法再现经典,表演扎实、沉稳,在每一个细节中去成就人物,陕西方言更是画龙点睛。

三台戏的舞美也各具特色。《平凡的世界》中,360°旋转舞台转换自如,窑洞、山坡、矿井……将路遥笔下的陕北高原风貌还原在舞台上;《白鹿原》置景精致,灯光幽暗,舞台上出现了繁复的宗庙建筑,舞台处理也带有传奇色彩;而简约写意的一桌二椅、16根充满寓意的台柱子、53个不同时空的场景转换,《主角》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演尽了秦腔皇后的人生悲欢。在三部“硬核大戏”中,人们看到了熟悉的人间烟火、浓郁的陕西风情和厚重的家国情怀。

原创活力来自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包容、吸纳、融合。虽然舞蹈古已有之,但舞剧这种艺术样式,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原来比较小众的舞剧近年来异军突起,得到了爆发性的成长,经春晚、网络等平台的传播也引来了更多Z世代观众。9月,已有东方演艺集团的《只此青绿》、上海歌舞团的《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和上海芭蕾舞剧《宝塔山》4部舞剧参加了展演,均以当代艺术语汇讲述中国故事。《只此青绿》已是第二次来沪上演,同样一票难求,其灵感来自我国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极具艺术想象力,以绝妙的构思、直观灵动的表现形式“激活”了千年前的艺术品,构建了一个古今相通的精神世界,让人过目难忘,获得文华大奖也是众望所归。

原创活力更来自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国戏曲界更多地关注戏曲艺术本体,发现和发掘戏曲艺术的价值与魅力。展演中的两部昆剧——江苏演艺集团昆剧院的《瞿秋白》和上海昆剧团的《自有后来人》,都是红色主题的昆曲现代戏,但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瞿秋白》虚实相间、亦真亦幻,将戏曲长于抒情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碰撞与融合。《自有后来人》作为上昆成立以来首部大型昆剧现代戏,用破套存牌设计唱腔,打破宫调套式的桎梏,释放出了曲牌音乐旋律的个性之美。全剧昆味浓郁,致敬红色经典,迈出了守正创新的一大步。

舞台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原创,澎湃的原创活力和卓越的原创能力是艺术工作者永远的追求。“演艺大世界”展演仍在继续,更多好戏还在路上。上海的金秋,因艺术而分外多姿。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