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邮政速递上海转运中心停运”? 假! 对话社科大师 “嘉昆太通勤人员白名单”怎么申请? 三重拉尼娜带来“三倍冷”? 身上“囤肉”真可以抗寒吗? 让独居老人暖胃暖身又暖心
第6版:上海新闻 2022-12-01
社区工作者和“老伙伴”志愿者纷纷上门帮忙“御寒”

让独居老人暖胃暖身又暖心

家住静安区静安寺街道万航渡路的68岁孤老陈阿婆身患多种慢性病,行动不便。长护险护理员邵阿姨上门看望老人,为她打热水泡脚暖身,并叮嘱她及时添加冬衣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有什么需要,你打我电话就行。”“注意用电安全。”“棉衣棉裤都穿上了吗?”一次次上门探望、一句句真心问候,寒日里,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用实际行动温暖着独居老人的心。

普陀长寿路街道

迈开腿 张开嘴 敲开门

“阿公,吃了吗?寒潮要来啦,你尽量不要出门啦!有什么需要,你打电话给我。”寒潮来袭,普陀区长寿路街道正红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翔,前往高龄独居老人、孤老、失独老人家中嘘寒问暖。

在一次家庭纠纷的协调过程中,潘翔注意到97岁的高龄老人翟阿公生活难以自理,便时常上门帮忙、陪老人聊天。恰逢寒潮,潘翔上门慰问老人,先检查了空调、取暖器等是否能正常使用,再仔细倾听、记录下老人冬季所需物品,最后反复叮嘱老人注意用电安全。

为了让辖区老人平安过冬,长寿路街道从社区工作者到“老伙伴”志愿者纷纷行动。例如,知音苑居民区的居委班子成员和志愿者兵分几路,上门探望并关照独居老人和孤老,反复叮嘱注意防寒保暖和用电安全,并送上即食粥、焖饭等食物和薄毯,暖胃、暖身又暖心。普雄路居民区志愿者迈开腿、张开嘴、敲开门,走访慰问社区内的独居、高龄老人,耐心倾听老人的需求,并检查老人家中的空调取暖设备。“真是太贴心了,虽然天气很冷,但是心里暖暖的。”老人感谢志愿者帮忙。

养老机构里的老人也是街道重点关心对象。在寒潮到来前,街道督促辖区内各养老机构强化责任落实,开展用电、用气、用火风险隐患自查,全力做好防范和应急处置,做好防冻保暖工作。同时,日间照料中心及时检修相关设施,确保正常运行,以满足老人的日常取暖需求。

金山张堰镇

上门再走一走才放心

“今天降温了,我要去看看这些老人。”虽然前几天已经走访过结对老人,叮嘱他们做好保暖工作,但昨日凛冽的寒风还是让62岁的金山区张堰镇“老伙伴”志愿者蔡微轶有些担忧,她决定再上门走一趟。“我们相互留有电话,但除非实在没空,一般都选择上门走访,因为能直接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还能陪他们聊天解闷。”蔡微轶说。

2020年,蔡微轶成为“老伙伴”志愿者,与富民居民区5名80岁以上的老年人结对。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亲近,她把这些老人当作家人,而老人们看到她来看望,也喜欢和她多聊几句。蔡微轶带着记者来到位于东风新村2号楼的88岁高龄独居老人袁阿婆家中。看到老人穿上了棉衣棉裤,她放心了,临走时还再三叮嘱老人不要铺电热毯,冷了就开空调,注意用电安全,有事给她打电话。

张堰镇有约112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36.6%,属于老龄化社区;“老伙伴”志愿者有120余人,服务600人左右。

如今,张堰镇敬老院也已“全副武装”应对寒潮。据了解,张堰镇敬老院共入住110名老人,早在前几日就检查和保养了所有老人房间内的空调,准备了加厚的冬被、衣物、鞋子等,每日三餐也用保暖车运送,确保老人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老人们纷纷表示,院内御寒保暖措施做得比较充足,感觉暖融融的。

本报记者 江跃中 屠瑜

通讯员 高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