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杰
生命在于运动,我给自己定了每天早晚两次步行锻炼:沿小区周围人行道遛个弯,兜一圈。这么一圈步行,要经过周围三条大小马路,算下来有一万六千多步。这里居民区集中,各种配套设施俱全,散步观之,人间百态直呈眼底,世俗风情抚慰心扉。最能勾动情愫的,是那些个学校门口上学、放学的孩子们身影。
这一带有三所小学和两家幼儿园。早上7点半或8点左右,校门口的两边人行道上就出现了孩子与送学家人的走动,仿佛山涧里蹿出的溪水细流,一股股、一条条地往学校奔来。他们多两两同行,或父母与子女,或老人带孙辈。父母送学后还得赶着上班,未免心急火燎,边走边让孩子背诵课文,复述单词,叮嘱又鼓劲;孩子背着沉沉的双肩包,好像没醒,情绪多不在状态。再看送学老人呢,斜挎孩子的书包,手拎小水壶,搀着孙辈的手,急行碎步,一点不敢慢下来。空气中有点紧,有些沉。有时偶尔看到有小朋友快走近校门,突然出现状况,涕泪交混,哭出了声。慌了送学的,忙了值日老师。远远望了,隐隐心疼。
下午校门口的气氛则迥然不同,大幕换成了喜剧场景。还没到放学的时候,已经有家长陆续地来了,骑坐在摩托上伸脖张望校门的,立在路两边低头翻看手机的,因接送孩子而熟络互相聊天的,心态各异,却都呈轻松状。保安大叔一般会提前插桩拉绳,隔出校门口和门两边的蛇行通道,挂上学校各班级放行秩序黑板,先安定人心。接娃的人越聚越多,延续黑压压七八十米,电动车摩托车人行道塞不下,溢到了马路边边。渐密的人气、车流,把放学的轻松快乐膨胀到周围马路一两百米远。
随着学校广播声响,网状横栏缓缓开启,排好了队的小学生像杭州湾的潮水,扑向了等候在外的结实人墙,并迅速消融其中,一眨眼就不见了。满街如同过节,只有孩子们发嗲的亲热,和送到嘴边的美食。学校考虑照顾上班族接孩子,还实行了分段式放行晚托班,因而这样的开闸,还将重复两次直到晚上6点。
只有一所小学有别于其他学校,放学的场面如潮水排涌,可谓浩荡畅快哟!它地处大小马路交叉口,门前是一条两车道的小马路,放学就是精准控制的一次性“潮汐”,前后不过20余分钟。多数孩子乘坐校车,少量父母开车来接。先让等在校门口的父母按秩序与前来的孩子互认,接着阻车桩悄声落下,载着满座小学生的橘黄色校车,一辆接一辆地在交警和保安的指挥下,驶上高峰期的小马路。风声人声车声叠加,宛如潮涛吻岸,波涌声宏。接上孩子的年轻父母们油门一踩,向着家的方向驰去……
这些校门前的“潮汐”,我想,它涌来时是希望,奔去时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