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候鸟来了
第5版:特稿 2022-12-25

候鸟来了

上海崇明东滩,肥沃的滩涂之上,鸟儿翔集。每年冬季,东滩都会迎来数万只过境的候鸟,它们和这片美丽的湿地一同呼吸、相伴相依。近几年,由于东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过境鸟类总量不断上升,今年小天鹅的总数更是达到近20年最高值。

在芦苇摇曳、芦花飞扬的背后,是无数护鸟人的默默守护。



一封马来西亚来信

11月末的一个傍晚,忙碌了一天的李梓榕正准备整理一下近期的电子邮件时,意外在邮箱列表中看到了一个陌生的英文邮件地址。虽然担心会不会是病毒邮件,但还是不甘心地点开了它。

“非常意外,也非常惊喜。”李梓榕说,来信人在马来西亚自然学会(Malaysian Nature Society)组织的月度水鸟调查中(2022年10月15),拍摄到一只在崇明环志的大滨鹬。他希望李梓榕能够帮他查找一下这只环志编号为N69的大滨鹬是什么时候被环志和上旗标的。

大滨鹬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种候鸟在澳大利亚越冬,在西伯利亚繁殖,迁徙途中会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海岸、河口沙洲,以及附近沼泽地带作短暂停留,崇明东滩是它的重要歇脚地之一。

环志是东滩保护区重要的水鸟研究工作之一,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迁徙鸻鹬类环志始于2002年,至今已有20个年头。迁徙路线上的环志工作及目击报告,对研究候鸟迁徙的行动路线意义重大。

李梓榕已经离开了东滩保护区,调到市林业总站任副站长,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相关工作,她把邮件转发给了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从事候鸟监测工作的工程师冯雪松。很快,回音传来,档案资料显示它是2016年3月28日被环志,而环志人正是冯雪松。此次目击,距离首次环志已经过去了整整6年有余。

时隔6年,这只鸟儿在风雨无情的自然界中还健康地活着,这个消息对一位资深的候鸟保护者而言,是多么大的褒奖与鼓励。

“这是多么奇妙而美好的缘分呀!”李梓榕忍不住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个温暖的故事。



一条宝贵的记录

冯雪松说,从照片上看,这群大滨鹬正在浅滩上休息、觅食,环志的这只很自然地栖身在种群当中,状态相当不错。

“当年被环志时的鸟龄尚未可知,从这次目击来看,证明这只鸟的寿命至少6年了,这对研究大滨鹬的寿命和生存状况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冯雪松说,来自马来西亚的信息也表明,大滨鹬在崇明和马来西亚之间是有联系的,这就为它的迁飞路线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数据支持。

“这一目击记录也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的水鸟研究工作贡献了一笔宝贵的数据。”

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路线是全世界最大的迁飞路线,北到北极圈,南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西到孟加拉国,涉及22个国家,从生物学意义上将北冰洋、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联系在一起,每年都有约250种近5000万只水鸟在此路线上迁飞。中国是这一路线上的关键区段,对于33种受威胁水鸟的生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东滩保护区官网,今年保护区环志的鸻鹬类水鸟共有15种132只次在分属10个国家的25个地区被目击。这些目击记录能够帮助研究者更为清晰地了解到崇明东滩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作为中途停歇地所拥有的重要价值。

鸟类的迁徙无国界,整个地球都是它们的家园。对迁徙鸟类的保护,也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完成的任务,需要各方通力合作。11月中旬在武汉和日内瓦两地同时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正式提出致力于全球协同守护候鸟迁飞通道,并倡导建立“中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网络”。这次中马两地的契合恰恰是国际候鸟保护合作沟通、信息共享的一个力证。



一次见证历史的监测

东滩保护区监测室,冯雪松正在面对电脑屏幕,仔细查看分布在保护区的摄像头传输的实时画面。冯雪松在东滩保护区工作了15年,亲历了监测技术手段的迭代。从在保护区内设置监测站点,到2018年起安装基本上能够覆盖水鸟停留主要区域的摄像头,监测能力大大提升,通过屏幕就能够实时监测滩涂上鸟类的来去和生活状况。

每年10月底到3月,是大量候鸟过境的时节,这段时间内,会有逾百万只候鸟在东滩落脚休息,是东滩监测人员工作最为繁忙的一段时间,也是研究水鸟的好时节。

“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冯雪松将镜头拉近,仔细判断,“没错,是白头鹤”。

“看这群野鸭,多漂亮,多悠闲,正好在镜头前面。”冯雪松说,鸭类是这个季节最常见的鸟类,“看这边,主要是斑嘴鸭和绿头鸭,这些胸口白色的是针尾鸭,尾巴很尖”。

随着他不断移动鼠标,屏幕上出现金黄色的芦苇、大片滩涂和成群的水鸟。

眼前的景象令冯雪松有点吃惊。

“这全是,今年的鸭子实在太多,整个水面都铺满了,感觉比往年都要多。”

“小天鹅也这么多,天呐,这全都是,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了。”冯雪松一边说着,一边拿过笔记本和笔,开始全神贯注地对着屏幕,匀速拉动鼠标,移动摄像区域,口中不断地计数“10,20……810,820……”

鸭类和小天鹅是东滩监测的两类重要物种,去年东滩小天鹅的种群数量突破1000只,创下了近20年的纪录。不久前的一次监测,小天鹅数量已经达到了904只。但从现在的画面上看来,这个数字应该翻倍都不止。

“你要见证历史了。”冯雪松说着,在笔记本上记下3个数字,加在一起的总和是2885只。



一支破损的望远镜

这让他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从来没有这么多小天鹅进入东滩湿地,这说明东滩的环境确实受到鸟儿们的青睐;紧张的是,鸟儿来得多并不一定是好事,一来东滩的承载量有限,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鸟儿,东滩的生态承受得了吗?二来也有可能反映出鸟儿的其他栖息地环境受损,迫使鸟儿聚集到东滩。

他决定将这一信息迅速分享给相关的研究伙伴,一是做栖息地食物资源调查的团队,这两年鸭类的数量越来越多,东滩保护区特别启动了这项研究,但目前结果还没有出来。另一个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马志军,他们俩是多年的老朋友了。马志军带着学生们也在东滩做了十几年研究,有时候还会在崇明租上一间民房,节省路上的时间。

他决定到现场去查看一下。虽然有了监测设备,但实地监测依然是保护中心的重要监测手段,毕竟有很多鸟儿的生活细节,离得越近才能看得越清楚,捕食、打斗、繁殖……同时也能救助一些受伤的鸟儿。

从东滩保护区出发,驱车向东进入保护区核心地带,不时有鸟儿从路面上扑簌簌地飞起,向林间飞去。沿途芦苇丛后的河道湖泊里,停歇着成群的野鸟。

虽然司空见惯,但仍然让冯雪松感到轻松、愉快,他喜欢大自然带给他的天宽地远的感觉。无论看了多少年,镜头里的景象永远能让他第一时间兴奋起来。

在大堤上,架上单筒望远镜,冯雪松开始了他的观测。这只望远镜是团队共同使用的,已经陪伴了他们十几年,镜头口处的橡胶不知在哪次监测中受过伤,破损了一小块,筒身凹槽处也积上了尘灰。

镜头中,鸟儿们悠闲地在水中觅食,全然不知远处冯雪松的关切。



一个反馈来的好消息

好在,马志军反馈给他的是好消息。他认为近年来小天鹅数量增长,正是东滩保护区十余年来不断改善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结果。根据复旦大学黄正一教授等学者的调查,上世纪90年代,东滩小天鹅的数量就有3000-3500只。

东滩的鸟类数量曾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锐减。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滩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滩涂围垦,滩涂面积急剧减少;而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在滩涂上肆意扩散,这种草生长茂密,鸟类无法容身。并且互花米草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通过竞争排斥土著植物海三棱藨草,而海三棱藨草的地下球茎是小天鹅等水鸟在东滩最主要的食物。马志军说,2000年之后,在东滩越冬的小天鹅数量很少达到100只。

自2013年起,东滩保护区实施了互花米草治理生态工程项目,设置生态修复区,筑坝隔离,分块消灭互花米草。经过多年的积极治理,效果显著。同时,努力恢复鸟类的主要食物资源海三棱藨草。东滩保护区在治理互花米草的同时,还打造了24平方公里的鸟类栖息地优化区,根据区域内不同的地理条件,营造适合不同水鸟生活的环境。如分为浅水区和深水区,让喜欢在浅水区觅食和在深水区游泳的雁鸭类各取所需;构筑了生境小岛,便于鸟类筑巢繁殖,水体环绕的小岛也可使地面营巢鸟类的鸟卵和幼鸟免于受到黄鼠狼、流浪狗的侵袭,让鸟妈妈有足够的安全感;还通过涨潮时将潮水引入栖息地优化区,同时小鱼和小虾也随着潮水引进来,为鸟类提供更多的食物资源。马志军发现,优化区增加了保护区的栖息地多样性,一些鸟类在东滩的生态习性发生了改变,如以前不在东滩繁殖的黑嘴鸥和黑翅长脚鹬,这些年都发现在东滩营巢繁殖了。

马志军的团队目前还与东滩保护区合作开展更为细致的研究,如给在保护区越冬的鸭类水鸟戴上卫星追踪器,研究它们的栖息地利用模式,从而为鸟类保护和栖息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追踪器还能追踪到鸟类造访保护区周边农田的情况,为了解人鸟冲突的情况提供依据。这一工作有利于改善保护区、野生鸟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使生态保护管理更有针对性。



一群护鸟观鸟人

护鸟人中也有志愿者们的身影。每个周末,到上海郊区拆除不法分子布设的捕鸟网,朱维佳已经坚持了10年。就在上个周末,他的朋友圈中不时分享他当天从捕鸟网上解救的白腹鸫、灰背鸫、山斑鸠和燕雀等鸟类。

虽然每次都会发现捕鸟网,但比前些年已经明显减少。朱维佳说,政府部门、村子和村民们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意识也有明显提升,不少政府部门把鸟类保护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多地林业部门、警方和野保部门也主动与他联系,请他及时提供捕鸟网信息,以便蹲守,实施抓捕;林业部门近年建立起林长制,工作职责之一就是保证当地没有捕鸟网;一些区检察院也专门设立了生态公益诉讼办公室,对鸟类等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而村民对鸟儿的认知,也从“可以吃”上升到了依法保护的层面。

他的行动吸引了自己供职的中信银行同事参与,他们的“野羽环境保育志愿者项目”获得了“奉献杯”第三届上海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不少学校也主动联系他,并组织学生一同参与野外拆网行动。

丰富观鸟活动,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也是冯雪松、马志军等专业护鸟人的心愿。12月17日,崇明东滩首届滨海社区观鸟生活节开幕,这是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区25年来首次举办的观鸟赛,也是首次同时联合社会公益组织、保护区周边社区及长江口至辽河口部分保护区共同开展的活动。

前几天,视频号“土豆别犯懒”发布的“小画爸爸分享一家三口的观鸟故事”短视频被广泛流传,“土豆”(网名)是宝山区鹿鸣学校的科学老师,平时经常带着小画和同学们在校园内和顾村公园观鸟,并带着孩子们做了名录。

1年前,在土豆老师的影响下,小画一家人开始了观鸟之旅。在这个视频中,袁鹏生动细致地讲述了观鸟给小画和他们一家人带来的改变。每个周末,他们都会有一整天的时间在野外观鸟,观鸟可以保持一个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连串的问题从小画的小脑袋里蹦出来,所以家里的书架上也满是鸟类和动物方面的书,解答他无尽的好奇。

“观鸟从来不会失望而归”,袁鹏说,自然界中有无穷乐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