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老外讲故事·另眼观盛会》百集融媒体产品⑥ 致敬“白衣战士”我们还可以做更多 广告
第3版:要闻 2023-01-06

致敬“白衣战士”我们还可以做更多

杨洁

“特殊时期扛一扛,就能帮到更多患者。”作为发热哨点的医生,连日来,嘉定区真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梁巍每天要接诊100多名发热患者,并24小时就患者的各种健康咨询和紧急求助作出回复。全科门诊内,她的同事范瑞强医生已在医院连续坐诊二十多天。

类似的情形不在少数。在迎战奥密克戎的第一线,无数白衣天使全力以赴,尽力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他们许多人身兼数职,忙碌辗转在门诊、病房、值班室,没有片刻停歇。在市中心,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咳嗽声此起彼伏,刚刚或正在“阳康”的社区医生们坚守岗位;沪郊乡村,金山区漕泾镇海涯村卫生室内,乡村医生周蒋丹忙了一上午,没空喝上一口水。

新冠患者分级诊疗“前哨站”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如此,二级三级医院,问诊量更是庞大密集。急诊量、发热门诊患者、高龄危重症患者与日俱增,床位紧张、ICU爆满……迎战重症高峰,不少医院纷纷打通科室,全力挽救生命。无论骨科妇科儿科,医生经过简单培训后上岗,呼吸科以外的收治通道逐步畅通,帮助分流患者,尽可能再多收治一些病人。专家团队发布新冠诊疗方案,医护人员翻出可能尘封已久的内科书和听诊器。有人说,以往这样的做法可能面临超范围执业的风险,然而在关键时刻,是救死扶伤的天职使然,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担当。

回望三年抗疫路,无论是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支援各地,是披星戴月地驻扎隔离点、坚守方舱,还是一次次前往社区做核酸检测……医护人员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战士”。如今,面对与病毒最激烈的一次短兵相接,这些战士也相继病倒。其实他们也是血肉之躯,病毒不会绕行。但大家都咬紧牙关,一次次坚持逆行。

特殊时期,致敬医护人员的同时,我们还应做些什么?

对医疗系统与有关部门而言,应多方配合支持,合理配置资源。一方面,充盈“粮草”,给予白衣战士足够的后勤保障与激励措施;另一方面,补足“弹药”,合理调配药物、仪器、设备等,让他们在一线安心“打仗”。

对患者群众而言,应做好个人防护,遵循分级诊疗,避免过度恐慌,不要一有头疼脑热就涌向大医院,在就医时多一份体谅与理解。

有限的医疗资源应向真正有需要的患者倾斜。1月4日,《2022版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规范与分级诊疗流程》发布。1月5日,上海发布社区卫生机构吸氧、输液、住院服务一览,明确全市3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分中心里,有327家设置了氧疗区,可提供门诊氧疗吸氧服务;315家提供门诊输液服务;201家可提供住院服务,主要承接上级医院新冠救治后下转回社区的患者。

这是与病毒的又一次赛跑——“保健康、防重症”,将关口前移,基层医生要抓住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黄金72小时”,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全力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医护人员白衣为甲,一次次冲锋在前;背后的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