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山水画 石榴(布上丙烯) 烟云供养匣中香 “然后然后”何时休 大姐 特立独行萧功秦
第14版:夜光杯 2023-01-10

烟云供养匣中香

岳强

前些天,我去无锡为新作《岁时香事——中国人的节气生活》一书做签售,一位女士问我:“为什么外国人喜欢用香水,而中国人却一直是烧香呢?”这真是个好问题。

我回答说:“东方人的香是具象的,而西方人的香是抽象的。”

这让我想起刚刚开始学香时,老师教我慢慢配齐的一套香提匣。这套香提匣是一个带硬提梁的三层红木小箱,大约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底层是两个方抽屉,可放两只香炉与取炭炉和筯瓶。中层是一个狭长扁平的内带隔断式抽屉,可以放三只香盒与一套司香工具匙筯。上层是可以放一套袖珍文房四宝、切香板与打火机的扁平抽屉。匣中的每件器物虽然算不上什么珍贵的古董,但每件都有故事,都有历史,所谓器以载道,对于中华香文化来说,就藏在这个小小的香提匣里了。

我说东方的香文化是具象的,源自烧香时的那一缕烟。

唐代诗人李白诗中“日照香炉生紫烟”是非常具象的烧香写真,因为在唐代烧的香并不是现在最常见的线香,而是香木、香饼之类的香品,像沉香之类的香料焚烧时,烟气在逆光下的颜色确实是淡紫色。如果按照唐宋时期流行的这种爇香方式烧香,那就用到香提匣里的工具了。

传统的烧香方式有爇香、炷香、煎香这三种最常见,每种方法都有一套操作流程,这就像不同的茶类皆有其合适的冲泡方式一样,泡茶前需要摆好合适的茶具,司香亦然。

在无锡的那场签售活动上,我的助手现场演示了炷香饼,使用的是牡丹香饼。在开场前我们就商量好用什么样式的香炉、香盒、筯瓶,用什么材质的香板,衬垫的桌巾使用什么颜色,目的就是让这一缕香烟有合适的氛围来映衬。北宋陶谷著《清异录》中记载,南唐名臣韩熙载曾留下“香花五宜”之说,大意为赏花时焚什么香合适。古代流传下来的和香方中,有大量香方是模拟自然界的花香,在初冬时分,炷一饼牡丹香,会有一种时光穿越的味道,恍若走进了百花盛放的春光大好时节,这样的香氛,有器物之美、有司香的仪式之美、有青烟飘逸的曼妙之美,虽然香的味道是无形的,却被这一缕烟的仪式感塑形了。

实际上,在中国香文化历史中,香水不是没有出现过。宋代蔡绦著《铁围山丛谈》卷五中就记载过,“旧说蔷薇水乃外国采蔷薇花上露水,殆不然。实用白金为甑,采蔷薇花蒸气成水,则屡采屡蒸,积而为香,此所以不败。”南宋时期的古董行业谱录《百宝总珍集》也记载有“蔷薇水”条目道:“泉窖贩到蔷薇露,琉璃瓶贮喷鼻香。贵人多作刷头水,修合龙涎分外馨。”但这并没有成为中华香文化的主流,与社会的文化取向还是有关系的,从传统五行学说的角度来看,东方属木,生火;西方属金,生水。五行生克中既蕴含了人文哲思,也概括了民风习俗。香水涂抹后,虽然香气的浓郁度、留香的持久度都会比烧香更强烈,但这香气少了一缕烟的塑形,少了器物陈设与操作流程的仪式感,香也就少了文化上的神秘感与氛围感。

焚香,又被称作“烟云供养”,这一缕有仪式感的烟火是不能少的,传统的香提匣则是烟云供养的藏身所在,在古人的书斋中也算是标配吧。

明起请看一组《你是我特别的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