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
补强公共卫生体系 建设安全韧性城市
第6版:上海两会/焦点 2023-01-11

补强公共卫生体系 建设安全韧性城市

面对重症高峰,医院把重症救治的关口前移,图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救护车通道 本报记者 萧君玮 摄

自去年12月以来,申城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94间发热诊间全部启用,图为五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急诊需求激增,医院打破原有机制,积极收治病人,图为曙光医院东院急症室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本报记者 方翔 江跃中 郜阳

历经风雨,愈见韧性。近年来,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让人们越来越体会到不确定性带来的复杂性、脆弱性威胁,对“黑天鹅、灰犀牛、大白象”风险环生有更切身体会。城市要有韧性,这不仅是指“免疫力”,更是指“修复力”。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让城市像弹簧一样,能从容应对外界压力,并快速恢复原状。当上海经历疫情风雨,其表现出来的韧性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所关注。一些代表委员也在关注如何进一步将上海打造成“安全韧性城市”。

打破原机制

全力保重症

城市生活有多丰富,城市治理就有多复杂。近年来,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风险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伍爱群一直在关注城市韧性的话题。在他看来,像上海这样拥有25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各类要素资源高度集聚,在带来生产成本降低、生活设施便利、市场规模扩大等优势的同时,也导致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自然灾害、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公共冲突等各类城市风险,给城市公共安全带来巨大挑战。新冠疫情作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就给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敲响了警钟。

岁末年初,短短一月间,新冠感染与重症高峰接踵而至,医疗机构尤其是三级医院面临着一场艰难的遭遇战。在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现场,多位来自医疗界的代表向记者透露,这几天医院急诊数量有所下降,但重症患者仍处于高峰平台期。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市人大代表徐美东说,目前医院的救治重点已转向“防重症、降死亡”上,“医院用于收治新冠感染危重病人的重症床位已经扩展到了175张,是原先的两倍;另外医院还储备了随时可以转化为ICU床位的99张病床”。

“扩容发热门诊、扩容急诊急救、扩容住院病区、扩容重症资源;与此同时,保发热、保急诊、保重症、保脆弱人群。”徐美东介绍了医院的“四保四扩容”,面对急诊和重症高峰的席卷而来,全院一盘棋,所有医护人员统一受医护处调配,医院领导和中层干部“驻守”急诊,确保需要抢救的病人可以及时分流到病房,同时简化入院流程,病人家属在病房就能办理相关手续。

徐美东还介绍,医院把重症救治的关口前移,当患者来发热门诊或急诊时,分流机制立即启动,医生护士会特别注意80岁以上老年人、氧饱和度低于93或心率大于100次的,通过简易脉搏血氧仪确认对应指标,对有危险信号的病人及时送往抢救室。

无独有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形成了“四大循环”,核心也是打破原有机制,积极收治病人。曙光医院副院长、市人大代表冯煜介绍,目前急诊就诊人数下降,重症的老龄患者自去年12月28日起增多,预计重症还有一周至10天左右的平台期。“医院设立交班例会制度,由市级专家对ICU病人展开一人一方的救治;对于病情特殊的病人,每晚还会组织由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牵头的专家会诊。”

伍爱群委员表示,建设公共卫生安全的韧性城市,是涵盖了疫苗接种、药物供给、物流运输、急救运转、医院救治、临终关怀、遗体处置等许多环节和领域的综合性工程,同时,要及时总结最近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和教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安全城市韧性的计划和部署。

提升适应性

及时补短板

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韧性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制定韧性城市发展规划,形成现代治理格局而言,上海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该怎么补?这也成为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方面。

市政协委员黄宏伟、曾群此次提交了“关于应对多灾害上海韧性城市构建的建议”。通过调研,两位委员发现,单一灾害作用下韧性城市分析与评估的相关研究工作较为充分,但当面临多灾害耦联、并发或继发作用下城市网络化、规模化巨系统的级联、放大效应等相关多灾害韧性城市建设理论与方法尚未开展。他们建议,要打造城市空、海、地全覆盖一体化的安全智能系统平台,融合多部门的数据,充分利用全域感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建立韧性城市数字底座,对重大风险做到事前预控决策,事中精准应对,事后高效救援。

自去年12月以来,申城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94间发热诊间全部启用,发热门诊下沉效果显著,发热诊疗量超过全市50%,极大地缓解了二、三级医院发热门诊和急诊的接诊压力。在今年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中,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主任金迎带来了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名为“社区医院”的建议。在她看来,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发展工作的重视和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和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最直观的是,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口腔科、康复科、儿科、妇科、五官科等临床科室。

金迎代表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名为“社区医院”,并不是简单地增加一块牌子,也不是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回传统医院的“老路”,而是以增强医疗服务能力为抓手,强化综合健康管理,最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医院’提供大部分患者所需的常见病、慢性病医疗服务,真正实现社区首诊,促进‘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格局更快形成。”她说,“社区医院和家庭医生也能充分发挥贴近社区居民的优势,通过开展签约服务、家庭病床、医养结合等服务,积极探索和实践慢性病防治‘医防融合’新模式,切实提高居民健康管理水平。”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城市“免疫力”再强,也有被击穿的风险。“韧性城市”,不仅要具备灾害来袭时正常运转的能力,还要有系统短暂崩溃后的恢复力,灾后及时补短板的转型力,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事故风险。

增强恢复力

延展生命力

未雨绸缪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动从传统的灾害管理向以容灾、耐灾为核心的风险管理转变,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安全性、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对于提升全球城市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宏伟、曾群委员建议,要充分利用上海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地域优势、超大型城市建设行业拳头企业的实际需求、上海市各级政府的政策宣传引导,加快推进多灾害韧性城市构建领域的“产学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设。

对于城市韧性的提升,也就是具有更强的恢复力,建立城市系统功能的叠加与相互转换机制,伍爱群委员给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城市的多功能性,多功能城市比功能单一的城市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更能够以多重动态演化路径、多重反馈的方式,分散风险和冲击,保持系统的完整性和平稳性。

二是冗余性和模块化,城市中关键的功能设施应具有一定的冗余和备用模块,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散风险,保障整个系统仍能发挥一定的功能。

三是智慧性,主要是运用大数据和数字化平台提升风险监控、指挥和处置水平以及合理调配资源的能力。

四是生态和网络联结性,城市生态系统和绿色基础设施要具备多功能性、连通性和稳定性,优先发挥生态系统在应对灾害风险中的弹性适应能力。

五是适应性,是指通过自我学习提升城市的适应能力,从过往的灾害事故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对灾害的适应能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韧性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安全发展新范式。

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共建安全韧性城市”。在共建中,除了需要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精细管理、市场解决技术问题,还需要市民积极参与,让城市每个微观单元都充满韧性,使得整座城市的韧性和生命力得到进一步延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