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真投入长投入  推进科技进步 敬意与期待 推动普惠保险创新 新时代呈现新气象
第5版:全国两会/话题 2023-03-04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新时代呈现新气象

昨天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郭卫民介绍,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今天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1日下午闭幕,会期7天半。大会筹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下转第5版)(上接第3版)

郭卫民介绍,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有关报告;审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政治决议等决议和报告;选举产生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

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

针对外媒关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问题,郭卫民说,“委员们普遍认为,2022年我国努力克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超预期因素的冲击,保持了宏观经济大盘总体稳定,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成绩来之不易。”但是,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持续动荡,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的外溢效果不断显现,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

他强调,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在市场规模、产业体系、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雄厚基础,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2023年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郭卫民介绍,委员们建议,要以实质性改革举措改善预期,提振信心,重点把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尽快落到实处。要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传统产业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小微企业和创新发展。要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委员们还围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扩大居民消费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谈及对外开放,郭卫民认为,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进展。他介绍,2022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超过了6万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891.3亿美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今后中国将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动对外开放,继续为世界的发展提供新机遇、新动能。

“全天候”履职成新常态

“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呈现新面貌、新气象。”郭卫民介绍,十三届全国政协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和实施协商建言、开展监督,举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座谈会等超过100场。五年来,共收到2.9万余件提案,编报各类社情民意信息9000余期。“委员们的许多意见建议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政策选项。”他说。

郭卫民表示,网上“全天候”履职,已成为委员工作新常态。十三届以来,全国政协持续推进网上委员履职平台建设,累计开通了144个主题议政群,委员使用履职平台的比例超过99%,网上提案提交率超过92%。

今年是十四届全国政协的届首之年,郭卫民介绍,2169名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来自34个界别,基本涵盖各领域、各方面,分布比较广泛。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三年疫情对我国民营经济造成不小的冲击,如何帮助民营经济稳步恢复,备受社会关注。郭卫民表示,民营经济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上的鲜明态度,也令广大政协委员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委员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他指出,全国政协对于保护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十分重视,已经通过专题协商、网络议政、委员提案等多种形式持续推动相关工作。委员们也普遍表示,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民营企业的舞台将更加宽广。

各方共同努力促进就业

关于就业问题,郭卫民说,全国政协对就业问题十分关注,围绕稳定和促进就业开展了大量工作。政协委员提交了大量提案。去年,经济委员会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定发展增加就业”为主题、教科卫体委员会以“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主题开展了专项调研。

委员们认为,今年就业总量压力确实比较大,仅高校毕业生预计有1150多万人。劳动者的技能素养与岗位需求存在落差,结构性的矛盾也比较突出,稳就业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今年稳定就业也面临有利条件。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和稳经济各项举措的进一步落实,我国经济将持续恢复,将为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各地各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实施,也将为稳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郭卫民表示,就业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相关机构和个人一起行动,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促就业。全国政协将继续把就业问题作为协商议政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建言,凝聚共识,为稳定和促进就业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江跃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