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颐
繁华、大气、绚丽、灵动,这是唐朝留下的审美格调,表现于唐朝文化的各个方面,诗歌、绘画、书法、散文,不一而足。《唐风拂槛:织物与时尚的审美游戏》选取了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话题——服饰,探讨围绕服饰所构成的充满活力的唐代时尚体系,延伸至唐代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诸多方面,这是一部内涵丰富的社会文化史。
全书用太平公主的武官打扮以及这一事件引起的反应,作为切入点,接着对书名“时尚”一词予以解释。该书所指的时尚,“首先是一种创造意义的实践,它受限于所处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与物质世界的接触在社会群体中构建出一种存在感和个性”。可见,这个“时尚”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对服饰风格变化的偏爱,它强调的是太平公主事例中所呈现的那种形象化和自我塑造的方式。
这个“时尚”在中国唐朝这片沃土中生根发芽。通过解读“时尚”,可以掌握古代礼仪制度和官方服饰规范的密码,从而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把穿着衣物的身体当作展现社会地位的载体。此外,作者还指出,时尚与唐代宫廷文化、国家财政、视觉文化、纺织技术以及文学体裁都有密切的联系。除了典籍记录的文字资料外,全书还有很多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贵图像资料,包括织物、陶俑、绘画、雕塑、饰品等,采用120克东方雅韵艺术纸全彩印刷,具有艺术鉴赏魅力。
关于唐朝织物的史料叙述,必不可少,书中还有附录“纺织品基础知识”。作者确定并详细阐述了驱动时尚发展的两个“马达”。一是纺织业的发展,它为服饰提供了日益多样的图案、染色、印花和刺绣织物。正文谈及了机械发明、图案设计和美丽的蜀锦。二是“审美游戏”。简言之,即唐人与他们的视觉和物质世界之间持续的互动,唐人的感官欲望促使社会结构的变化。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注意品鉴人物的着装细节,白居易、元稹等诗文细摹长安丽人,唐代的时尚体系是通过工匠、穿着者和评论家的努力而构建的。
“审美游戏”涉及服装的物质性和精神性,透过物质层面,作者更关注的是后者。比如,穿衣,穿什么样的衣?颁布禁奢令的用意何在?丝绸与色彩的等级制度是怎样的?着装行为如何成为国家生活经验的中心?国家政治与时尚政治为什么具有共生关系……服装是一种治理工具,它使社会差异显而易见,并确保了政治秩序。当我们把关于服饰的矛盾与冲突置于唐代经济、政治、审美的宏观背景来审视,就会看到时尚如何成为涉及自我、社会、历史的更大范围讨论的一部分。
文献和考古资料还证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纺织品在唐王朝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纺织品在日常生活各个方面都有基础性作用,它既被作为实物税由政府征收,又充当了重要的货币。作者运用年鉴学派的研究方法,以税务文件、经济论文和法律文书的记录为依据,证明唐朝早期军事行动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大量素色与杂彩的织物实现的,这些织物被用于支付军队开销、与地方敌对势力的谈判,以及发放派遣至新占领地区上任官员的俸禄。由此一来,纺织品中所蕴含的审美观念也随之扩散到边疆地区,或沿着丝绸之路成为国际化的、被追捧的“审美游戏”,织物成为大唐文化向外输出的重要工具。
全书最后一句,作者为时尚作了定义:“总体而言,时尚是一种创造意义的实践,它成为隐喻思维的关键形式,关乎社会结构、欲望、性别和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