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金山蟠桃复合栽培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电脑中模拟建造一座音乐厅 一张丝毯几十万,她还是“穷厂长”
第3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23-06-10

一张丝毯几十万,她还是“穷厂长”

——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上海金山丝毯厂厂长程美华

程美华在示范丝毯制作 受访者供图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美华丝毯创意工作室面向市民开放。一幅幅华美的丝毯作品,犹如软浮雕,每一件作品都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它们背后的主人也是设计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程美华却说:“我是一个穷厂长。”

一针一线 走向世界舞台

工作室位于上海金山丝毯厂内部,工厂外观老旧古朴,保留了上世纪的老厂房。“真金白银”都用在了丝毯的一针一线上。“卖出一条丝毯的利润只有5%。”程美华说。原来,每幅丝毯作品所需投入的人力、金钱成本都极大。每根线都要选用纯天然蚕丝,还要经过设计、放稿、点格、算色、染色、编织、平毛、剪花、整修、检验等十几道工艺,A4纸大小的图案就要手工打结14400个。

不仅程序烦琐,程美华在工艺设计上更是“吹毛求疵”。进入丝毯创意工作室,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创作于2011年的艺术挂毯《希望》。程美华介绍,这幅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北京奥运会鸟巢,2013年还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百花杯”金奖,入选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展示。

走近抚摸,只觉震撼。鸟、花、鱼栩栩如生,图案浮于毯面之上,生机盎然。只见鱼儿紧紧围绕在鸟巢周围,鸟儿悄悄地从蛋壳里探出来,生命的诞生给人带来新的希望。能呈现出这样巧夺天工的效果,程美华耗尽了心思。她创造出了一种海派丝毯的新工艺,成功打破传统“编”与“织”分离的状态,将“编、织、盘、拉、结”等工艺完美融合。《希望》从设计到出品,前后历时三年多,光是设计图案环节就耗时两年多。

从传承技法到创新工艺,她一生都在用针线编织前进的道路。“我一件事做了一辈子,一辈子做了一件事。”程美华的坚持让中国丝毯走向了世界舞台,其团队的作品先后在美国艺术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世博会等重要馆会收藏、陈列。

披荆斩棘 救工厂于水火

如今的程美华被业界誉为“现代艺术壁挂毯的开拓者”,但谁能想到几十年前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厂女工。

程美华出生在江苏如皋一个技术工人家庭。高中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丝毯厂。1980年,金山丝毯厂员工到她所在的工厂学习,她负责技术指导。1981年,她前往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甫的带领下,合作研制中国第一幅现代艺术挂毯《智慧之光》。1982年,她代表中国丝毯技术员前往在欧洲召开的国际地毯博览会,现场操作展示丝毯制作,打开了中国丝毯走向世界的大门。1994年,她当上了上海金山丝毯厂厂长,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几十年来,这家利润微薄的手工艺厂有过不少惊心动魄的危机时刻。一度因缺少订单,奔走在各个银行之间求贷。“那时我就想过,工艺创作之路太苦,企业还能否继续?但转念间一想,一个人心不垮,企业就不会垮。”

为此,程美华带领团队蛰伏,一门心思搞创作。终于,企业守得云开见月明,也迎来了辉煌时期:在国际地毯博览会上,客户排队前来下订单。其中就有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客户,这个订单一下就是十年,从2004年到2014年。十年间,客户只验了前一两批货物,这也创造了“十年免检的辉煌”。

近年来的疫情,让丝毯厂再次陷入了危机,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不惜抵押自己的房子也要保住工厂。在程美华经营企业近30年间,从未拖欠员工一分钱。如今,金山丝毯挺了下来,也成了全市唯一一家还在生产的手工丝毯厂。

传承技艺 带非遗进课堂

年近七旬的程美华本该退休安享晚年,但她不想止步于此,她还要继续用一针一线“开疆拓土”。“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让金山丝毯迈进中国非遗行业。”程美华说。2015年,上海金山丝毯手工技艺入选第五批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4月,上海市政府公布了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金山丝毯织造技艺名列其中。

2013年,她沿着“一带一路”,将经过革新的金山丝毯技艺传播到新疆。在喀什有她的60名学生,至今仍从事着丝毯编织行业。如今,金山丝毯与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的生产厂家保持紧密合作,不断为各地员工提供技术指导。程美华前后累计带教学徒超1500名。“我们要把毕生所学传授给下一代。”

2018年,程美华将旧厂房改造提升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社会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5月,工作室又成为上海市学生劳动教育基地。程美华打造出美华“丝毯艺术三部曲”,她会亲自上课,分享上海丝毯的传承与发展;传授技巧,让学生们体验手工技艺;最后到工作室一睹精美绝伦的丝毯作品。

学生们络绎不绝,为了让初学者更好上手,程美华不仅把传统的笨重机台刷成明亮的橙色,还特意设计了A4纸大小的,图案更为简洁的12生肖和12星座系列作品。每个机器旁边都会有表格,细心记录着每个孩子的操作记录、姓名、学校。小小一块丝毯,往往是150名学生接力完成的成果。如今,上海市金山丝毯厂一天最多可以接待200名学生前来研学。

本报记者 屠瑜 实习生 陈佳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