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小飞燕花(油画) 遇见树 品茶之思 做了一回“中华小当家” 思念漫漫 和锅一样大的锅塌
第12版:夜光杯 2023-07-17

做了一回“中华小当家”

李珏

对于当年学生时代的我来说,暑假最大的念想就是看书了——可以每日无所事事地躺在老宅凉爽的地板上,随心所欲、没日没夜地看闲书。因为有做老师的爹妈、且他们学校图书馆的大门永远为我敞开,所以新书源源不断,让我每个暑假都十分尽兴过瘾。如今,时隔多年回忆起来,依旧是余香绵绵的感觉。

但记忆中留存最久、最深的那年暑假,却并非是那般惬意的。那年暑假,我成了临时的“中华小当家”,经历了最初的厨艺历练,接受了长辈给予我的另一种形式的爱,由此,亦成为我成长中的一个最特别的印记。

那时,我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学生吧。某一日,满心雀跃、欢天喜地地独自坐火车去南京梅山的姑妈家度暑假。姑父姑妈都是很忙碌的人,表哥也刚开始工作,家里白天只有我留守,姑妈便提议让我学着当家,负责每天一家人的买菜煮菜。说实话,姑妈真的心蛮大的,全然不顾我一直是爷爷奶奶身边的娇娇女,向来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居然叫我当!家!或许是骨子里要强吧,我当下便一口应允了。于是,“中华小当家”正式走马上任,开启了我厨房生涯的第一篇章。

当年的梅山,素有“小上海”之称,因为很多都是携家带口去支内的上海人,所以处处是吴侬软语,生活习性也完全上海化。要说有差异,那就是物资丰富到让你感动流泪——每天清晨起,外面便喧腾起来了,街道两侧全部被贩卖各种蔬果鱼虾的小商贩所占领,一路徜徉走过,心里盘算着做什么菜、这个跟那个如何搭,然后果断出手,最终心满意足地满载而归。由此,每天逛街市成了一件乐事。

到家后,摘菜,煮菜。那时候,每日餐桌最常出现的是煮毛豆和冬瓜汤,算是我的“拿手菜”了。相比正餐,我似乎更热衷于煮玉米,下午翻两页闲书、啃一根玉米、吃一片西瓜,姑父姑妈就下班回家了。有时候姑妈会从单位食堂带些荤食回家,让晚餐多沾点荤腥。我竟也不在意,直至姑妈忽然剥夺了我的“当家”权,方才明白只靠煮毛豆和冬瓜汤是无法在江湖上混的,必须常食常新翻花样。于是搜肠刮肚回忆奶奶的各种私房菜,亦虚心地看姑妈一一演示,终于有了长进,成功完成烹饪的启蒙课程,能烧出像模像样的三菜一汤了,小小的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那年暑假,除了柴米油盐,也是有很多趣事发生的。表哥在梅山的小学校兼了校外辅导员,便带着我时常去学校参加学生们的课外活动,有时是看电影,有时是操场做运动,有时是参观炼钢厂,最震撼的当数南京长江大桥一日游了,亲眼见证滔滔江水之上的桥梁奇迹,亦在暑假结束后向老师交上了一篇拽拽的作文。

姑妈肯定将我的暑假表现跟我爸通气了,因为自此以后,每年暑假我爹妈都会叫我当家一个月,一是继续锤炼我的烹饪技艺,二是让我学会管理家用、合理花钱,这些,竟都是我受益一辈子的事,深深地浸润于我现今的生活,让我学会体味平凡日子的乐趣。及至当我亦为人母之后,也会对儿子采取“放养”,在他的暑假、我工作最繁忙的季节里,当周末的陪伴成为奢侈、“亲子游”更是记忆中永久的缺失之时,儿子从未流露出不满或寂寞,而是慢慢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暑假生活,依旧阳光地长大了,而且出奇地独立与能干。

相信孩子的潜能、给予孩子适度的历练,或许,是父母和孩子需要共同学习的课题,彼此都会受益匪浅,更会让暑假的记忆更深地植入心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