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打开世界(布面油画) 沉思 三上莫干山 主播的新尝试 与人方便 家门口的学校
第13版:夜光杯 2023-09-07

与人方便

过传忠

最近,看到媒体上呼吁,希望在新建的旅游景点多设置一些公用厕所。其实,何止旅游景点,即使在市中心繁华闹市,有时要找一个厕所也并不容易。

那么多的商场、饭店、影院、剧场……哪家没有厕所?如厕何难之有?问题在于许多处所真正为外人服务的设施并不多,且对只是为了如厕而找上门的人也并不欢迎。一次,我在淮海路上一家大商场里找厕所,遍寻底层而不得。问到服务员,答曰“去二楼”。我纳闷地再问:“底层为何不设?”他却笑着说:“用的人太多了。”原来当事人是诚心避免顾客用厕啊,我恍然大悟。

常言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但在不少人看来,却未必如此。真要为人创造方便条件,自己不仅未见方便,反而会徒增麻烦。以商场为例,经营谋利是本职,来的人倘若都只如厕而不购物,店面岂不成了大厕所了?打扫、管理,都是需要成本的,又不能收费,何必那么起劲?至于机关、学校,更没义务接待,“行个方便”只能偶尔为之,否则门卫就先把你拒之门外了。

由此又联想起“乘风凉”“孵空调”的事。以前住宿条件差,装空调人家少,酷暑之时,有些人,尤其是老人小孩,就会到商场、饭店、车站、码头去“乘凉”——“揩揩空调的油”。受“欢迎”当然谈不上,人家能“眼开眼闭”就不错了,毕竟是你图了方便,人家却添了麻烦了。

但近日情况却是有了变化。报载外地如深圳等处,地铁大厅里专门设置了座椅,欢迎人们去乘凉。上海也有类似情况,如今不少公共场所,特别是街头巷尾的绿化地带,增加了休闲座椅。看来,着眼于方便别人,哪怕自己麻烦些、操劳些,也在所不惜,这也是“与人为善”吧。

当然,真要做到时时处处“与人方便”也并不容易。“人”是各不相同的,要使不同的人都方便,就有个设身处地的问题。譬如,办敬老电影专场是一件好事,但不久就收到了“放映片子单调,预告太迟”等不少意见,可见,真要办好是要用心和花力气的。再说厕所,设置时就要考虑不少问题。如座位,是蹲,是坐?不同对象各有所需。蹲位固然卫生,但南方人,尤其是老年人往往不习惯或蹲不住,怎么办?又如男女比例不同,女厕明显紧张,有些地方临时调剂,有些地方(如医院)干脆男女统筹,谁用谁负责安全,也是个办法。

笔者近年还发现不少厕所在提供便纸的支架上设置了放置手机的小搁板,真可谓设想到家了。而有的饭店在厕所里专设了呕吐盆,当然不是鼓励人们酒要喝到呕吐,而能为少数对象设想,既设身处地,又全心全意,也是难能可贵的了。

当然,社会群体是复杂的。个别人,你设了座椅,他却躺下睡觉了;你在厕所门上安上挂钩,他更是拧下带走了。但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总不能因此就不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吧?倒是政府相关部门,应更关心这类事情,多做管理、宣传工作的同时,要有力地把“与人方便”的事抓起来。因为对他们来讲,这已经不是“行方便”,而是职责所在了。

总之,与人方便,不怕麻烦,和谐社会,处处方便,这应该是我们提倡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