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图 记者 王凯 摄
◆邵 宁
万万没想到,今年暑期文旅的“顶流”,竟然是它——博物馆!全国各地,无一例外。
曾几何时,博物馆往往和古旧、空旷、清冷等印象联系在一起,人们用“可以送进博物馆”,来形容某样东西的陈旧过气、不合时宜。但近年来,博物馆、美术馆异军突起,人气越来越旺,隔三差五出个网红、时不时地推上热搜。今年,随着全国文旅行业全面复苏,博物馆更是急速升温,热门博物馆人头攒动,多地博物馆打破“周一闭馆”的惯例,仍无法满足观众需求,也使入馆预约难、官方讲解资源不足、“打卡式观展”“直播式观展”等问题一一凸显。
面对汹涌而来的“博物馆热”,我们准备好了吗?
上海市文物局统计显示,今年7月全市162家博物馆接待观众超317.2万人次,且不说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浦东美术馆等热门场馆,连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有一日接待观众也达到了9910人次,创下开馆十多年来的最高纪录。河南博物院几乎天天满员,观众每天在1.2万人次以上,是2019年同期的近两倍。今年7月至8月广东省博物馆参观总人数近70万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两倍多。沈阳故宫博物院2023年观众人数突破300万,创下1926年建院以来的年度观众量历史新高。
怎么办?继延长时间、开设夜场后,全国多家博物馆宣布打破“周一闭馆”的惯例。北京46家博物馆将“周一不闭馆”的举措执行至8月底,杭州市11家博物馆每天开放;甘肃省博物馆与另9家兰州市属博物馆也都推出了“周一不闭馆”的措施。然而,这一举措或许是应对大客流的权宜之计,因为周一闭馆,是国际惯例,为了让文物和工作人员有一个休整的时间。让博物馆和商场一样“全年无休”,是否可持续?也是值得探讨的。
还有预约制。时下,大部分博物馆都推出了预约制,它让参观变得有序,也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但是,这对于手机操作不熟练的老人和不熟悉的外地游客不太友好。如何让他们也能顺利进入场馆?不能一刀切。今年,上海博物馆在最为热门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展览现场提供一定数量的纸质票,沈阳故宫博物院为老年人、残疾人开设入馆专用绿色通道,都体现了文博场馆的温度。
解决了“进得了”的问题,还有一个“看得好”的问题。
好不容易进了博物馆,观众并不只想看“热闹”,更想“看门道”,详细了解每件文物、展品、艺术品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故事,因此对讲解、导览的需求急剧攀升。然而,博物馆讲解资源有限,即便有语音导览,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观众需求。因此,各大博物馆里纷纷冒出了“野生导览”,他们在社交网站上揽客“成团”,收费不菲,但素质良莠不齐,有的介绍文物时连名称都念错,有的信口开河,戏说历史,甚至还有的说“考古和盗墓都是一样的”……
面对种种乱象,国博、上博等先后出台“参观须知”,对未经许可的讲解和教学活动说“不”。但是,观众的导览需求和讲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仍需解决。日前,本报报道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试点导游经过培训后成为兼职讲解员的做法。旅行社的导游参加了15天的培训,学习了15万字的文物资料,通过了专业考核,才可以在馆内带团讲解。这一做法在上海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也没有先例,实施一个多月来效果不错。
在社会力量参与导览方面,其实还可以有更多尝试。如拓展兼职导览的招募范围,可以吸纳对文物、历史、文化、艺术感兴趣的市民,以及艺术院校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培训,通过考核后成为兼职导览,说不定还会有较高水准的专家、教授参与。
在国外不少知名博物馆里,都有社会导览的身影,甚至还有不同语种的讲解导览,均经过馆方许可,讲解内容由馆方提供的,讲解人员经过考核,持证上岗。这些导览项目,线路经过精心设计,讲解内容精彩丰富,深受观众欢迎。此类优质导览也制定了收费标准,观众心甘情愿为之买单,馆方、第三方机构和讲解员都有收益,也是一举多得。
“博物馆热”是一件大好事。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而纷纷走入博物馆这一人类灿烂文明的殿堂,获取心灵滋养。当然,这也离不开近年来各博物馆的创新举措,以及影视作品、新闻媒体的助推。而养成参观博物馆的习惯,对少年儿童来说,更是受益终身。
“博物馆热”,是新挑战,更是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