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星辰大海”亮相北外滩 最大规模“顶尖智脑”聚首临港 首提“禁止投喂野生动物” 美丽宜居有活力 智慧农业展新貌
第5版:上海新闻 2023-09-21
《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下月起施行

首提“禁止投喂野生动物”

《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有哪些亮点和创新?哪些“红线”不能触碰?今天上午,市绿化市容局对《条例》进行解读,并对其中的“上海特色”进行阐述。

建野生动物栖息地

《条例》共有五章三十七条,分为总则、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野生动物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核心内容包括明晰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职责、建立市野生动物栖息地制度、完善野生动物保护举措、健全野生动物管理措施、推进野生动物保护社会共治等五方面。

根据上海的区位特点和发展路径,有两方面“上海特色”。一方面是建立市野生动物栖息地制度,明确市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本市栖息地状况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估,编制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方案;要求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按照保护方案的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对原生状态退化的栖息地进行修复;明确市主管部门对栖息地修复成效进行评估,符合保护方案要求的,列入市野生动物栖息地名录;明确区主管部门按照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护技术规范等规定,进行维护管理。

同时《条例》明确,对于建设项目可能影响栖息地的,要求予以避让或采取措施消除、减少不利影响,规划资源部门还应当就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征求市主管部门的意见。针对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给农作物带来损失及影响航空飞行安全等情况,《条例》要求市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危害调查评估,区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危害防护工作,加强实践指导,并专门对农林生产活动中设置防护网的行为作了具体规范。

“野生动物栖息地制度是根据上海城市化地区的栖息地保护而设置的。同时,上海近年来的鸟类等野生动物数量也逐年增多,对农业生产带来影响,因此还设置了科学防护的制度。”市绿容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四级调研员刘晓萍说。

拓宽收容救助渠道

有“上海特色”的另一方面是完善野生动物的保护举措。在上位法已作出要求的各项规定外,《条例》还结合本市实际,在野生动物收容救护、遗传资源保护以及野生动物危害的科学防护等方面,作了进一步完善。比如,本市收容救护的野生动物数量持续处于高位。市绿容局执法稽查处副处长张茜透露:“全市林业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开展的执法专项行动中,今年查获的活体动物超1600只,数量呈几何级增长。”市林业总站1—8月收容救护数据则显示,全市共收容救助野生动物1087次。以往,这些动物大部分被送往本市指定的收容救护机构——上海动物园和上海野生动物园,导致两家单位负担较重。

此次《条例》明确,可以组织从事野生动物科学研究、人工繁育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依法参与收容救护工作,进一步拓宽收容救护渠道。“城市中野生动物的收容救助是和市民直接关联的,我们鼓励有条件、有技术、有能力的科研或社会机构一起参与。比如正与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虫馆沟通,考虑是否可以将两爬类动物送去。又如鼓励有能力的宠物医院积极参与某些环节的设置。”上海市林业总站副站长李梓榕说。

禁止食用保护动物

《条例》还进一步细化了野生动物管理措施,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禁止投喂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野生动物。《条例》明确禁止食用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以食用为目的进行猎捕、交易、运输和非法购买等行为。针对近年来一些野生动物在居住区内分布扩散、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的情况,《条例》明确居住区内发现野生动物情况异常的,可由区主管部门负责采取措施。

截至2022年底,上海地区共记录鸟类518种、兽类46种、两栖类15种、爬行类36种。市绿化市容局表示,下一步将明确制度机制、标准规范、执法协作、社会宣传、教育培训五大方面共计25项任务,做好《条例》施行准备工作。同时,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执法联席机制和长江三角洲区域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形成更加顺畅的保护管理机制。

此外,针对《条例》中部分内容有望进一步提升。比如,禁止投喂制度中,如何区分野生动物和猫狗之间的区别?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建设过程中,避让措施若无法达到特别强硬的力度,后续如何处理?“上海的理念应该超前,在法律中明确出来就是一种态度,后续会结合前期的探索继续完善。”刘晓萍说。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