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多元体验 “听我说谢谢你”
第16版:杭州第19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2023-09-27

多元体验

亚运村里的中国文化元素随处可见 本版图片 华心怡 摄

■金雷

杭州亚运会渐入佳境,中国运动员成绩傲人,各类传播平台上,多是张雨霏、汪顺、樊振东等金牌选手的画面。一些外地朋友刷所在地区媒体的平台,基本是当地运动员的动态。

这是中国第三次主办亚运会,上回是2010年广州,时隔13年,中国再次张开怀抱,迎接亚洲体育大家庭的聚会。为了办好亚运会,杭州投入非常多的智慧和力量,提供运动员、记者出色的比赛环境和采访条件,观众释放出极高热情,营造激情澎湃的观赛氛围。

杭州亚运会的票务工作启动后,许多项目的门票很快售罄。这几天在赛场,问观众还想看哪些比赛,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抢不到票。但他们又很满足,能有机会来现场,感知、感受亚运会的体育精神和文化内涵,因为,那是非常难得的多元体验。

亚运会的体验,首先在于接纳与包容。在浙江工业大学的板球场,1000多个座位的看台基本坐满。虽说板球在中国普及率不高,但现场观众都觉得非常值,因为不仅能观赏代表亚洲乃至世界最高水准的板球比赛,而且,从孟加拉国、尼泊尔等队伍的成长经历中,充分感受到体育带给这些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力量和信心。赛后,孟加拉国运动员借助回答记者的问题,向支持自己的中国观众深情致意。

亚运会的体验,也源自观众与运动员的强烈共情。柔道男子60公斤级决赛,中国台北选手杨勇纬终圆金牌梦,忍不住放声大哭,伴随现场DJ播放的台湾歌手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不少观众起立为运动员鼓掌。这幅动人的场景,已录入有关亚运会的记忆篇章。

亚运会的体验,更少不了各国选手间的互动、互勉。当48岁的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回到亚运会赛场,继续追逐奥林匹克之梦,此刻她的对手们秒变粉丝。小几辈的中国选手管晨辰,更是在台下一边拍摄,一边为“丘妈”呐喊助威。你也许没有丘索维金娜的曲折经历,但面对人生道路的坎坷,都该像她那般,为心中所爱持久奉献真诚与激情。

亚运会四年一度,虽然也曾遭遇主办国退出的困难,但亚奥理事会的成员国和地区始终拥有统一的理念,集合多方的力量,维系并办好这场亚洲大家庭的聚会。这当中,参与亚运会已49年的中国,奉行引领亚运体育、发扬亚运精神的宗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为此,发掘体育的多元价值,推动亚洲各国民众间的交流,增进友谊与合作,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才是举办亚运会的真正要义。将心胸打开,把目光放远,属于亚运会的蔚为大观,正待我们用心描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