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喝到凌晨三点醉卧路边 下午开车还是醉酒驾驶 嚣张窃贼超市购物屡屡“漏扫” 到机场才发现签注过期,晚了 姐姐户口不在册,竟然获一半征收补偿款 “买家”“客服”连环套防不胜防
第23版:新民法谭 2023-09-27
骗子盯上网店,针对卖家做局——

“买家”“客服”连环套防不胜防

冒充客服诈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电信诈骗套路,但近期诈骗手段又现“新花样”,出现了专门针对卖家的连环套骗局。诈骗分子冒充买家做局,通过虚假网站配合假客服设套,受骗者从“买家”转为“卖家”。近期,静安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涉案赃款就是通过上述“连环套”手法骗取的。日前,经静安区检察院以被告人郑某某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提起公诉,静安区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郑某某拘役五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2023年4月4日,被害人黄女士在其经营的店铺首页收到了一条来自网络零售平台买家的信息,对方称已在店铺内购买并下单某商品,但在支付时订单出现卡单的情况,对方在聊天中发送了一个网址给黄女士,称需要黄女士登录网页联系平台客服解决。因为在经营店铺过程中,买家经常会咨询订单问题,黄女士也想做成该单生意,所以在买家提出有卡单情况时,并未起疑心。

黄女士点击上述网址后直接跳转到了一个客服聊天界面,当其向网页客服询问卡单原因及如何解决问题时,对方表示因网络零售平台有新的限额规则,其店铺额度不够导致该订单失败,需要交纳保证金以解锁限额,并提供了另一个“客服”的QQ号让其添加。黄女士添加后对方通过语音联系,称解除限额需向指定账户转账,于是在对方指示下黄女士两次转账共计人民币3万元(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但仍未解锁。对方还以转账金额不够让黄女士继续转账,黄女士意识到可能中了“连环套”,即报案。侦查人员根据黄女士被骗的部分钱款流向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郑某某,同年4月8日郑某某主动至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协助他人转移赃款的犯罪事实。

据嫌疑人郑某某交代,其在网上寻找兼职时,有人主动联系称只要提供银行卡及密码就可获取好处费,于是在双方约定的时间和地点,郑某某将自己的银行卡提供给对方,并在对方陪同下通过直接到柜台取现或刷脸转账的方式,将自己卡内收到的赃款转出。经审查认定,2023年4月,郑某某在明知钱款可能系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为了牟利,接受他人指使,协助他人转移赃款共计3.2万余元,从中获利1200余元。(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检察官点评 兼职需谨慎。诈骗团伙为转移赃款会四处收集银行账户或雇佣人员为其取现,并允诺高额报酬。因此,不要为蝇头小利随意出售、出租个人银行卡、电话卡或是帮助他人取现以转移资金。切勿被高薪、轻松、日结等兼职噱头吸引,避免沦为诈骗犯罪团伙“工具人”。

本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阮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