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8日 星期日
梦境(摄影) 拔牙 秋天的味道 抱 缩写名著练快读 时光秘语
第15版:夜光杯 2023-09-28

缩写名著练快读

曹正文

少年时读《三国演义》,父亲见我读得不亦乐乎,便问我读后感。我讲曹操、刘备与孙权打仗的事,具体情节却讲不出来。父亲说:“喜欢读书是个好习惯,但读完了,你全忘了,就没有消化书中的精华。”他让我读一下书里张松的故事,我一读之下,才知此人虽其貌不扬,却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我天性笨拙,自然无缘此神奇本事,但心中好生羡慕。我在比乐中学读书时,每天在学校午餐后去上海旧书店站着看书,为加深印象,把所读的内容用说书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听,以此重温读过的内容。

上世纪80年代初,《辽宁青年》编辑叶晓林来上海组稿,我应邀参加一个座谈会,大家七嘴八舌谈了不少建议。会后,叶晓林让我为“名著精选”的栏目试写一篇。

这个栏目诞生的原因是虽然欧美名著竞相出版,但年轻人忙于工作与奋斗,读长篇名著的时间不够,便想通过这个栏目,让青年读者了解名著故事精华,吸引更多年轻读者去阅读中外名著。

接受任务后,我便思考如何缩写名著,一是名著精选,不是几百字故事梗概,而是一个有头有尾,有主要人物、时间地点、重要情节和精彩结局的故事。二是这个故事要有离奇曲折的情节,还要有生动细节与精彩对话。三是尽可能保留原小说的文学风格与异国风情描绘。

我第一篇选的是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被称为英国十八世纪四大著名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的中译本约20万字,缩写成5000字。

由于对《鲁滨逊漂流记》十分喜欢。改写“名著精选”很顺利,发表后颇受欢迎。叶晓林便把这个栏目确定由我供稿,我先后选了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二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史蒂文森《金银岛》、马克·吐温的《汤姆历险记》……这些名著故事刊出后颇受好评。叶晓林开始布置新任务,点名对百万字长篇名著让我改写,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这让我大感为难,四卷本《战争与和平》长达120万字,有559个人物,战争场面壮阔。四卷本《静静的顿河》长达140多万字,描写顿河地区哥萨克人的动荡生活以及当地风俗人情。这两本书,我虽读过,但《战争与和平》读了三四遍,才勉强读完,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静静的顿河》也很难构成一个精彩的故事片段。我提议先改写莫泊桑的《一生》、司汤达的《红与黑》以及80万字的《基督山伯爵》。

叶晓林同意我的提议,但又说《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依旧由我改写。当时一个月交两篇“名著精选”,我白天在报社当记者,晚上就投入到读书与改写工作中去,每天至深夜十二点才搁笔。

面对浩瀚名著,迫使我读书时一目十行,边读边把书中主要人物名字记下,在一些重要情节与精彩对话的页码上贴上小标签。经过摸索与锻炼,在三个小时内读完40万字名著,再用三小时,写成一篇5000字左右的故事缩写。从读到写,六个小时就从我身边悄悄溜走。一年中,我完成了20多部欧美名著的故事缩写工作,既完成了叶晓林交给我的任务,也锻炼了自己快读与精写的能力。

后来,我主编《外国惊险小说精选》《中国侠文化史》《世界侦探小说大观》等,其中大部分名著缩写工作由我完成。

一个人一生要完成“读万卷书”,确实有些难度,古人一字不漏的背诵能力也学不会,但我在实践中练就了一目十行快读法,并能清晰记下所读书中的主要情节及精彩对话。亦为我读书之快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