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一支歌 中山客 细雨 访诸葛武侯墓 远俗近雅 柏桦,夏天与汉风 秋实 动作“交响” 箬笠蓑衣
第13版:夜光杯 2023-11-01

柏桦,夏天与汉风

木叶

几本第三代诗人的选集均收了柏桦那首《惟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标题比诗行给我的印象还要深几许,昭示了柏桦至今诗歌的一大特色——向后!在先锋到死的时代,柏桦的先锋姿态是向后的。用他自己的话便是:“我天生就是一个怀旧的人,这个真是没办法,而且在过去的那种诗歌当中我会激动,真心的激动——所以会走这条路。”他的“向后”不是尘土满面,而是一种拂拭一种采掘。

柏桦来复旦演讲,还有人问起对海子的看法(这些年大凡诗人作演讲几乎均被问及这个问题,多多有次去同济亦然)。面对学子,柏桦说:不好说……还是不好说……恐惊天上人。恐惊天上人——这是个美丽的答复。其实,柏桦是写过海子的,在《春日》一文里他视海子为“激越的夜莺般的抒情诗人”,“可爱的左派王子”,“他为中国文学引入一种从未出现过的闪电速度和血红色彩,……他所赠予我们的闪电之美、血红之美最终也将变成我们的形象之美、生活之美。歌唱还在继续,倾听早已开始……”

我能感受到柏桦心情的复杂和柏桦其人的简单。在复旦,我递上《往事》诗集请他为大家诵读《夏天还很远》一诗。他说自己最喜欢的便是这一首,可他读得并不是很好,有着一种匆促。夏天不可尽言。

柏桦在关于诗人万夏的一文中说,“宿疾是每一个诗人内心的普遍症候——诗歌中最秘密、最驯良的温泉,有时也是最激烈、最发烫的热泉。”依循柏桦的这一视角看去,他自己诗歌上的宿疾又是什么呢?我想,或许,一个为夏天情结,另一个便是汉风之美。

在读柏桦时,仿佛始终看到一个当代诗人在向古代诗人致敬,那些恒星般的诗人,那些流星或彗星型的诗人,那些很早便迷恋的和刚刚才喜欢上的诗篇。如何将现代物事写出诗意,如何将俗常物事写出诗意,这是柏桦所关注的。许多诗人一直在寻找一柄斧头,一柄可以劈开庞然的当下,又可和传统精髓相呼应的斧头。柏桦给出了一个诗歌写作用语的标准:文言文占35%,日常口语占35%,翻译体占20%(好像还不到100%)。在柏桦看来,即便为了词汇量的丰富与魅力,亦不妨借鉴古言文和翻译体。他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人,亦非一个故步自封的人。“古典的东方如何转换成现代语境,如何与当下发生关系,这是天才的事业,至少我还没有做到”,柏桦说。

许多诗人已然开始对古风、汉风注目与取法了,所谓“向后转”,一种古典的现代化,抑或,一种现代的古典化。向后的路永远不会是单纯的向后,而是另一种更复杂的行进与先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