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九歌》诸神的吟诵,屈原的故事将像画卷般在观众眼前缓缓铺开。11月11、12日晚,参演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新编历史话剧《屈原》,将于美琪大戏院上演。
湖北长江人民艺术剧院与湖北三峡演艺集团创排的这部新编历史话剧,平实地呈现了屈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节点。编剧黄维若塑造了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一个在殿前冒犯楚怀王、却能用真诚化解危机的屈原,一个不解风情、被郑袖视为死敌的屈原,一个冒着被车碾过却依然要直言进谏的屈原。与此同时,结合了他的《九歌》《九章》《离骚》等作品,不仅增添了诗意,也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爱国、浪漫,热爱生活、视死如归的形象就这样跃上舞台。导演郭小男赋予了这部剧目唯美的浪漫主义色彩——屈原具象化的精神世界、如梦似幻的鬼魂独白、情到深处的引吭高歌,让这部作品更具审美体验。
故事发展到高潮,屈原自沉汨罗江前以独白的形式连连自问,这是以《天问》为基础进行的改编:“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他一会儿诘问这荒谬的世间,一会儿又陷入对自我的审视,直到听见汨罗江水的流淌声,“为什么不投河而去,与楚国的江河大地在一起?”由此,心思豁然开朗,诗与人物的深层心理及戏剧表达紧密结合在一起。
剧中的楚怀王,没有被刻板地塑造成反面角色,他与屈原的关系亦君亦友,时而正色直言、时而插科打诨,他固然一手酿成了楚国倾覆,但在危急时刻,他甘愿只身赴秦,将复兴楚国的重任交付给屈原和后辈。
该剧由王洛勇、郝平、王一楠等主演。郝平认为这是一台具有当代品格的作品。剧中的屈原与楚怀王曾是挚友和兄弟,却因为时局更迭而渐行渐远,直至站到了对立面。这也给王洛勇、郝平以充分的演绎空间。郝平把楚怀王定位为“老顽童”:“在他所谓暴君的定位之中,隐含着鲜活的、情感化的表达。”在郭小男数万字的导演阐述中,楚怀王宠妃郑袖的篇幅仅仅几个小结,王一楠的戏份不过9分钟,但是她对这个人物更为精雕细刻,“不能让这个人物仅仅成为摆件”。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