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峰
昨天在国家会展中心逛了一天,有一点感触特别深刻:今年的进博会可能是历年来“最绿色”的一届。
汽车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但在本届进博会的汽车展区,绿色已经成为主色调,不少车企在这里展示绿色成果、描绘绿色未来。比如丰田汽车推出的一款皇冠Sedan轿跑,前翼子板处镌刻着FCEV标志,说明这是一款氢燃料电池驱动的电动车,据说可以真正做到行驶过程中只排水、不排碳;另一款大块头的重卡牵引车可以拖挂49吨的货箱,用的居然也是可更换氢瓶的集成储存模块,不仅同样零排放,还做到了大功率、高效率和长寿命,令人印象深刻。
动力上追求环保绿色,材料上也不含糊。在米其林展台,一组挂在展架上的轮胎引得观众不停拍照打卡,这是米其林在本届进博会上亚洲首发的63%可持续材料轮胎。据说这款轮胎使用的可持续材料包括天然橡胶、废旧轮胎中回收提取的炭黑、废钢中回收的钢材以及橙皮、柠檬皮、松香和葵花籽油提取物。2021年,米其林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展示了46%可持续材料的轮胎,今年的63%可持续材料轮胎是其进博故事的延续,而它的未来目标是到2050年,所有轮胎都100%使用生物基、可再生、可回收的材料生产。
除了汽车这种大家伙,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在衣食住行等各个环节都有体现。比如母婴护理品牌贝亲展示的一款用50%甘蔗、50%木材来源纸制作的母婴用品包装盒,剪碎竟可用作肥料;小朋友特别喜欢的乐高玩具,也推出了由生物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乐高生物基元件;达能不仅带来了脉动、诺优蕴、依云等多款来自“碳中和工厂”的产品,还生动分享了采用碳捕捉技术生产的“智慧碳瓶”、生物质蒸汽和工业余热利用、废弃物零填埋等一系列“秘技”;化妆品巨头雅诗兰黛的展品涵盖了绿色配方、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零售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施耐德电气更是在技术装备馆的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搭建了一个巨型的“零碳城市”沙盘,展示一座城市中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14大行业的70多个零碳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展品绿色,第六届进博会本身也首次实现了“零碳办博,零塑办博”。主办方通过省际绿电交易的方式,采购了绿电800万千瓦时,覆盖了进博会展前、展中、展后的全部用电量。也就是说,整个进博会期间,风电、光伏电等将点亮国家会展中心的每一盏灯,驱动每一辆新能源摆渡车,运行展示的每一台设备……预计全程可减少碳排放约3360吨,充分彰显了中国的“绿色担当”,也为其他国际会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示范。
“黑科技”的酷炫让人着迷,“绿科技”的自律令人钦佩。六届进博会看下来,越来越多的展商已经不仅满足于展示商品,有些展台甚至看不到一件展品,而是更多地表达发展趋势和价值观,通过代表未来的科技探索和永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来征服采购商。
这也充分印证了进博会的与众不同——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全人类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共同走向新的光明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