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房的维修方法和现代混凝土房不同,马师傅的木工活儿依旧娴熟
山阴路上的老房修缮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老建筑,治疗“老年病”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2022年起,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21处优秀历史建筑、27处里弄房屋陆续启动大面积修缮工程,涉及屋面翻修、外墙整修、道路翻修、厨卫公共部位改造等项目,惠及居民约1.5万人。除了大规模修缮外,还有日常的维护保养、更新利用、环境提升……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房屋修缮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活”。在修旧如旧、维护风貌的同时,怎样尽可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彰显城市温度,甚至探索综合治理新范式?这考验着城市更新的“绣花功夫”。
“驼背”墙壁里撑起钢筋
今年夏天,百年恒丰里——山阴路57弄1—24号,动了一场“大手术”。
一开始,住在里头的居民王秀玉还有点后知后觉,“没感觉到斜,就是墙面有点开裂”;而经常走街串巷的居委会干部、前来调研的人大代表已经发现异样:“这排房子好像有点‘驼背’了!”
经过专业勘查,确认这片外墙受长期风化、自然沉降等影响,发生了倾斜。虹口区主管部门、四川北路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等多方协同,围绕修缮意愿、具体方案等开展多轮意见征询,启动应急抢修。
这排房屋的公房产权隶属虹房集团,由上海川北物业有限公司代为管理。川北物业工程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房屋原本都是砖木结构,最终由专业机构定下的修缮方案是:用钢筋、钢丝网包裹墙面,将房子整个撑住。”除了加固墙体,川北街道、虹房集团等考虑到居民实际生活情况,决定将室内吊顶、地板翻新、公共厨房改建等也加入到这次工程中。
但问题也随之产生:修缮期间,部分居民需要转移,如何安置?家具需要搬离,谁来帮忙挪动?山一居委主任刘艳说,为此,居委会干部、志愿者、施工方等都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帮助独居老人找了底楼短租房,为临近高考的学生安排了学校周边安静的临时住所。志愿者们帮忙搬场,居委会提供场地,物件都用油布打包放好……”
10月,王秀玉带着记者走进她焕然一新的家。楼梯半腰处的墙面上,有一块约碗口粗的钢筋,浅浅凸出墙面。“它是这次新加的,房子更牢固结实了。”王秀玉说,钢筋的其余部分都被藏进了墙面、天花板吊顶里,不影响生活与美观。
“这次相当于帮我们里里外外都重新装修过了。”王秀玉高兴地一一介绍,厨房与卫生间新铺了瓷砖、地砖,室内安装了复合地板,防水重做、水管换新,彻底解决了以前的渗水问题。而大修后最让她欣喜的,是终于能用淋浴器洗上热水澡了。“以前我都是烧了水端到厕所擦身,这次我们自己出材料费,请施工队帮忙接了水管。这本来不在修缮范围内,但他们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她笑道,“洗澡很舒服呀!”
榫卯“工艺品”蕴含匠心
除了里弄房屋整体修缮外,更换门窗、调整锁头等日常的“小修小补”也少不了。在山阴路这一带,川北物业的“马师傅”可谓无人不晓。有什么物件要修,大家都习惯找他。
“马师傅”名叫马家乐,是一名木匠。他的工作室大约10平方米,一张木制工作台占据了大半个空间,马师傅用上海话称之为“作凳”。桌面堆满各式各样的刨子、凿刀、锤子,许多工具看起来相似,其实各有功能:有的能刨出雨水槽,有的用来雕琢装饰花纹……“作凳”背后,不同木材靠墙堆放,还有正修了一半的木窗。
对于历史建筑,马师傅有一套自己的“修缮法”——划线、打眼、开绳,再小心拼接……他坚持使用榫卯工艺,像对待工艺品一样精细制作。“我们不用一点钉子与胶水,因为钉子碰到雨水后很容易腐烂,肯定是榫卯结构更好。”
马师傅说,居民每天开关的木头门窗是损坏率最高的物件。而最费功夫的,当数修地板。“老房子的地板,掀起来底下有70厘米左右深的空间,我们叫它‘地笼地板’,每次都要把地板拆下来,人钻进去修。”马师傅说,有些木头看起来外表完好,但掀开一看,里面已经腐烂了,“所以修地板都习惯上午就开工,生怕工期拖到第二天,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这两年,马师傅已经退休,但还是放不下手头的工作,经常带着团队同事在里弄巡查房屋安全隐患。“我刚学木工时,师傅就告诉我,做这一行脏、累、烦琐。等我真正工作后,发现确实如此。”马师傅也有些担忧,“以前我们团队有几十人,现在退休的退休、离职的离职,而愿意学习木工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让房子既“好看”又“好住”
四川北路、山阴路、甜爱路街角,去年开放的“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以下简称“内山书局”)已是炙手可热的文化新地标。但可能许多人不知道,这座书局楼上还住着20户人家。
王明明的家,就在店招上方。“住老房子的人有不少盼征收,我反而看中这里不能拆。我在山阴路附近住惯了,不想去郊区,就想离孩子近一点。”这位73岁的老人笑眯眯地推开窗,“他们都说,我这间屋子视野最开阔,是‘景观房’。”
去年,随着内山书局的焕新,其所在的千爱里也做了整体修缮。“窗户重新做过了,窗框周围还贴上了鹅卵石,恢复老底子。”王明明和弄堂里的老人聊天时,一些更年长的居民告诉他,原先外墙就是这个模样。
“其实光是内山书局这一栋楼里,房屋产权性质就五花八门。”山二居民区书记徐萍坦言,一开始部分居民认为修缮改建工程对生活造成了困扰而心有顾虑,“我们挨家挨户走访,听取他们的诉求,协调施工时间,在修缮过程中还为居民解决了漏水等‘旧疾’,最终获得了认可。”
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内山书局、木刻讲习所等项目的设计修缮。总设计师沈晓明告诉记者,原本散乱在建筑外立面的是晾衣架、空调外机、雨篷等。在设计过程中,沈晓明团队与居民不断沟通,不会单纯为了“外墙好看”而罔顾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将这些物件统统拆除,而是在恢复、维护历史风貌的同时,更巧妙地融入现代功能——空调外机统一移位到里弄另一侧;配合拱形窗户,雨篷也设计为拱形,规制统一;雨篷下有固定的晾衣杆,窗户两边还有伸缩式晾衣架,平时收拢起来并不起眼,要晒被子等大物件时则可放下杆子、向外展开……
木刻讲习所旧址所在的沙逊群楼,也有居民居住。沈晓明回忆,修缮前,楼梯间自行车东一辆西一辆,大门口是密密麻麻的管线。“如今,管线做了局部落地,楼栋前的小院子经过重新整理后,成为居民小憩的花园,一旁还增设了自行车车棚与非机动车充电装置。”
沈晓明认为,历史建筑的修缮也好、文化项目的建设也好,都应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结合。“与老百姓讲清楚,这是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同时又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那么老百姓也是愿意支持的。”
修一栋建筑美化一个街口
在沈晓明看来,上海的历史建筑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界面历史建筑,位于城市道路沿街面,这是人们在快速交通中不用下车就能看到的城市景观;第二界面历史建筑,位于河流、广场、绿化等公共空间周边,人们在漫步、停留、休憩中感受城市风貌;第三界面历史建筑,是街巷弄院等内部环境。“内山书局就属于第一界面。因此,在建筑修缮的同时,还需要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沈晓明说。
四川北路街道管理办主任吴戬向记者展示了一张老照片,这是内山书局修缮前的模样:书店门口、街角处竖立着好几根电线杆,各单位的电箱、指示牌等林林总总,看起来颇为杂乱。“通过区房管局、公安、街道等多部门通力合作,现在焕然一新。修一栋建筑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一个街口环境的综合提升。”
四川北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沈嗣全说,在里弄修缮过程中,既要注重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又要提升居住生活品质。“建成了,还要管。针对里弄房子木结构、出入人员较多的情况,我们配置了喷淋、水喉等消防设施,还统一更新了弄口电子门禁、机动车道闸、数字化监控设施等。”
红砖黛瓦,绿植葱茏,家家门口都有盆栽花卉……百年弄堂恒丰里,不仅建筑重新焕发活力,环境也变得宜人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