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内山书局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年居民正在逛内山书局花店
“我叫周树人。”
“哦,您是鲁迅?久仰大名。我知道您从广州来到上海,但是我不认识您,真对不起。”
1927年,鲁迅初遇内山完造时的这番对话,如今在内山书局的墙面上可见,就在楼梯口最显眼处。“书局还在装修时,许多人就趴在窗户上读这两句话,每天都有人追问什么时候开业。”内山书局总设计师沈晓明说。
内山书局、木刻讲习所、鲁迅存书室……一处处原本或闲置或零散的空间,被重新“打开”,吸引不少年轻人、运营者入驻。以鲁迅精神文化为核心,有的叠加多元业态,有的成为社区会客厅。“大先生”的足迹被一一点亮,一条蜿蜒的“鲁迅小道”为城市更新注入带着历史感的活力。
历史“彩蛋”给人以沉浸感
1927年,鲁迅定居上海后不久,便成为寓所附近的内山书店的常客。有人统计,鲁迅曾500多次来到内山书店,购入1000多本书籍,友人代购的书籍更是不计其数。他经常来店里买书、会客,参与文化沙龙,组织木刻讲习和展览。鲁迅与内山的深厚友谊,也在这里生根发芽。
如今的内山书局,由内山书店旧址、前新华书店山阴路店和周围空间贯通后修缮改造而成,上下3层,将原来仅100余平方米的内山书店,扩展为800余平方米。书局的不同空间,分别以鲁迅文集为名。
推开书局的门,近百年前的场景在各种设计细节中被原样复刻,一系列历史“彩蛋”给人以满满的沉浸感——
门后衣架挂着一条红色围巾,那是萧红的标志性打扮,萧红、萧军正是在内山书店第一次见到鲁迅。走进店堂,有一张四方桌,周围摆放着一圈藤椅,其中一把是鲁迅专用,与历史照片中的一模一样。在二楼读者阅读区,长桌上摊开放着《北斗》的那张座位,写着“丁玲留座”。书架前的梯子,周海婴常攀附其上,看大人们交谈。还有绿灯罩台灯、白瓷烟灰缸、木刻肖像版画、《朝花》《奔流》等杂志期刊、邮戳与美浓纸……曾经出现在相关记载里的种种物件,伸手可触。
“我们把提到内山书局的所有相关史料全都翻找了出来,在桌上堆起厚厚一摞。”沈晓明说,“因为真实才有力量,才会吸引人们走进其中。”
一楼咖啡店和花店融合
在内山书局一楼,咖啡店与花店融合的区域,被命名为“南腔北调集”。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室内,周身被书本环绕,不远处有鲜花缤纷,鼻尖有咖啡香气……石藤咖啡的环境十分舒适。咖啡店合伙人徐海军说,咖啡店与书局联营,看重的是相互引流,形成叠加效应。石藤咖啡也结合书局气质,尝试有创新特色的文化输出,比如推出限定特调咖啡“朝花夕拾”“社戏”,广受好评。“山阴路老建筑多、老年人多,尤其在工作日,不少衣着考究的中老年人喜欢来这里坐一坐,点一杯咖啡,和朋友聊聊天,或者一个人安静地看书、看风景。这或许也是一种独特的上海气质。”徐海军感慨。
而引入花店的想法与内山完造有关,因为内山完造的夫人是一位爱花之人,《鲁迅日记》中曾有“内山夫人来,邀广平同往长春路看插花展览会”的记载。因紧邻甜爱路,每到情人节、七夕等节日,花店内必然“爆单”,所有店员帮着一起加班,运营已远超预期。
内山书局虽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但整个运营团队十分年轻,他们大多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各有专长,能独立策划文化沙龙,也能设计文创产品。90后店长王文彦曾在日本留学,是内山书局最早“入伙”的员工。
“大家可以进来看书,也可以会客、喝茶、吃点心,探讨社会话题,走的时候顺手带点小杂货、小零食……”在他看来,内山书局更像一个多元的文化活动空间,给来到这里的人以精神滋养。一如当年的内山书店。
以书会友凝聚不同人群
如何与内山书局楼上约20户居民相处,也是运营者需要做的“功课”。王文彦说,时不时就有意想不到的插曲。“一个月前,书店后仓库突然‘下雨’,房顶的灯因为漏电直接爆了。百年老建筑最怕的就是进水,幸好店员及时发现并上楼提醒,原来是楼上住户忘关水龙头,导致公共水池里的水一直漫到楼下。所幸,书籍没有受损。”“还有一次,书店的空调外机噪声干扰到了邻居,引来投诉。我们立刻着手安装上了隔音设备。”
王文彦坦言,书店“嵌入”社区,日常发生一些小摩擦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做好应对,拿出解决问题的态度。渐渐地,我们也和这些邻居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他们也时不时愿意走进来看看、坐坐。”
吸引居民们走进来看看、坐坐的,不止是书而已。开业一年,内山书局举办的讲座、团建、展览等各类活动不下百场,尤其是先后两期举办的“大先生的会客厅”讲座,每一场都座无虚席。
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党建办主任杨梅杰告诉记者,在老城区公共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内山书局就像一个聚合点,把不同的人群聚集在一起,也聚集起了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它也是社区的会客厅,在这里,人们以书会友,通过思想碰撞、情感交流,凝聚社区温度。
在离内山书局不远的沙逊群楼,有一处鲁迅先生的木刻讲习所旧址。改造前,它的二楼室内空间是余庆坊居委会办公室,底层空置,开放性有限。后来,一楼成了木刻讲习所资料陈列馆,二楼居委会内部空间被改为社区会客厅,撤掉传统办公工位,只保留共享工位,居民有了更多公共空间。
“这是我们基层工作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探索。”余庆坊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齐虹说,居委会干部在二楼社区会客厅开放式办公,与社区居民“零距离”沟通。这里还融入了“一网通办”相关服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轻松解决办事需求,和谐社区关系更上了一个台阶。
夫妻茶馆经历“二次装修”
上周,在长山路与溧阳路的转角处,一排脚手架被拆除,标志着鲁迅存书室旧址的修缮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底楼店铺也不再被遮挡。溪湖灵隐茶馆的店主周成丰、邱娇丹夫妇收下了悬挂多日的“正常经营”标牌,将店面打扫一新。
夫妻俩盘下这间店的理由很简单。邱娇丹说:“经过溧阳路,好像有一种莫名的‘磁场’深深吸引着我,也是一种缘分吧。”后来她才知道,原来吸引自己的“磁场”来自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茶馆背后,就藏着鲁迅存书室旧址。
在鲁迅存书室修缮的这一段时间里,茶馆的生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一开始我们并不太乐意,因为我们茶馆的内部装修在3月份刚刚完成,还没营业多久,外面就搭起了脚手架。”邱娇丹说,“后来街道负责人拿着设计图纸给我们看,一下子就觉得生意可以暂时抛开,我们愿意去支持。”
“有一天,师傅在修缮墙面的时候,外墙一块砖掉了下来,就这样,我们与工程队认识了。”周成丰饶有兴致地将这次经历称为“一砖之缘”。后来,存书室修缮工程现场负责人毛正海有了空就到茶馆坐坐,与夫妻俩讨论施工进展:“木材叫老杨松,我们特意从苏州找来的。”“填缝勾缝都要到位。”“木窗木门就是当年的模样。”……茶馆在修缮中卸下了铝合金窗户,重新装上木质门窗,邱娇丹还跑了好几家旧货店,淘来一把与之相称的黄铜锁。“每天看着存书室一点点露出真容,相信之后这里也会成为新的打卡地。”周成丰说,传统文化就需要更好地传承发扬,希望更多年轻人能看到当年的模样。
“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是一座巨大的矿山,我们希望在这些公共空间里,和大家一起回顾鲁迅先生的创作生涯和每一个人生重要阶段,走入先生的精神腹地。”杨梅杰说。
伴随着木刻讲习所、内山书局、鲁迅存书室的先后加入,1600余米“鲁迅小道”关键节点日臻完善,形态也越来越丰富。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这批老建筑活化利用的典型案例,持续提升城区文化品质,成为凸显虹口“文化三地”的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