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你家还有旧书吗?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 他,照亮中国电影人前行的路
第12版:文体新闻 2023-11-21

他,照亮中国电影人前行的路

谢晋诞辰百年纪念活动昨举行

“谁在黑暗中点燃火柴?谁在夜幕上构建星海?谁以作品穿越了时光尘埃?谁用思想激励着新生一代?”赵静、马冠英、张芝华、陈龙,四位上影演员戴着火红的围巾,动情地发问。

当然是谢晋,中国电影的旗帜性人物、第三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1923年11月20日生于浙江上虞,从艺60年间,拍摄了36部电影、5部电视剧,在海内外享有崇高荣誉。

昨天,谢晋生前的亲朋好友相聚在福寿园他的雕塑前,深切缅怀并致敬这位中国电影艺术大师。

对创作,精益求精

“他一生拍摄了36部影片,以‘改革开放三部曲’等力作聚焦中国最为关键的历史时刻,在时代风云变幻中依然坚守着初心。‘助推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的电影艺术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授予他‘改革先锋’称号时,对他一生投身文艺、坚守初心作出的最好评价。”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说,谢晋一生执导影片风格样式之丰富,在迄今为止的中国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直至晚年他还在研究新作。

谢晋导演常年搭档的工作伙伴、《高山下花环》《芙蓉镇》等影片的摄影师、93岁的卢俊福也来到现场。回忆起第一次为谢晋掌机,他记忆犹新。“《大李小李和老李》的结尾长镜头,要穿过一个桥洞上升到一个全景,看到蓝天白云下人民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的激昂,从分镜上看,显然需要摄影师用两个镜头分步骤才能实现。”而到实拍时,卢俊福按照谢晋的设计,经过几次排练,熟练地手持摄影机从汽轮轨道车移动到升降机旁迅速平稳跨上升降机完成上升镜头的拍摄。卢俊福说,“谢导的精益求精和深思熟虑,是所有和他合作过的人都值得学习和受益匪浅的。”

对演员,悉心耐心

“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电影《黄宝妹》主演黄宝妹年过九旬,她分享了电影《黄宝妹》拍摄中发生的故事:“我记得第一个镜头拍了8次,谢导跟我说,不要紧张,吃了饭再拍。下午就顺利地拍上了。”她语气坚定地说,“谢晋导演是我一辈子都要学习的榜样。”

1985年,《芙蓉镇》中公社革委会主任李国香让全国观众一下子记住了徐松子,也“记恨”上了当时还没走出中央戏剧学院大门的这个女生。谈及首演电影就能塑造出一个复杂又与自己有很大差距的角色,徐松子翻找出当年四本“创作日记”:“里面的每一篇、每一场戏,都有谢晋导演的亲笔批注,红的是他觉得好的,蓝的是他觉得还待改进提高的。我的第一个银幕形象,就是这样被谢晋导演手把手扶着、拉着、推着完成的。”

对后辈,勉励关爱

谢晋的女弟子、《啊,摇篮》《春苗》等影片的导演石晓华回忆起自己曾经迷茫混沌、没法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那段日子,“‘国家培养你不是为了让你做工人、做场记的!’谢导这样的提点令我醍醐灌顶,受益终身。”石晓华还记得,谢晋晚年开办谢晋恒通明星学校,亲力亲为为毕业生找出路、组班子拍戏。因为缺乏经费,石晓华临危受命接受导演委托。当年轻演员无法满足导演要求时,她忍不住着急发脾气,谢晋听说后,一改严厉,温柔地说:“他们都是孩子啊,你要对年轻人有耐心。”石晓华感慨道:“他的爱就像春雨一般滋润着电影人的心声。”

百岁生日,自然不能没有庆生的蛋糕。献给谢晋导演的蛋糕上有他最爱的胶片和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场记板。站在蛋糕前的是上影厂五代导演代表:石晓华、江海洋、吴天戈、梁山、谢鸣晓、程亮以及霍猛,而点燃生日蜡烛的是其中最年轻的霍猛,他是上影集团“新人新作”影片《生息之地》的导演,同时也是刚刚揭晓的首届“谢晋扶青计划”的终审入围导演(见图 本文图片 记者 王凯 摄)。

这烛光,是对谢晋导演的致敬,更是对青年导演的勉励。这百岁生日,是纪念,也是传承,更是铭记谢晋导演的精神,而后奋勇向前的号角。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