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扫不扫?何时扫?怎么扫?扫哪些? 明日秋叶落几许 心里有点数
第4版:焦点 2023-11-21
申城不断探索“落叶不扫”精细化管理之道

扫不扫?何时扫?怎么扫?扫哪些?

漫天红叶飞舞,满地“黄花”绽放,随着几波降温,上海正步入最美赏叶季。上周,市绿化市容局公布了今年41条“落叶不扫”实施路段,其中7条为新增。从落叶被当作垃圾“日日清”,到驻留街道成为美景,上海2014年尝试“落叶不扫”至今,背后有着怎样的审美演变?精细化管理能力又有哪些提升?

留住秋景

关于“落叶不扫”,可以从本报2005年11月24日头版的一篇报道(见图)说起。当年报道刊发后,申城各大公园开始尝试保留落叶、留住秋景,比如世纪公园就专门辟出7号门附近的云间道、林间道为赏秋叶景区。

随着公园“秋景图”越画越美,城市管理部门开始探索将“秋景”从公园里搬到马路上。2014年,上海首次在6条路段试点“落叶不扫”,第二年增加到12条,树种也从3种增至9种。如今,每年“落叶不扫”的路段数量基本稳定在约40条,各区按“树种树龄、商业业态、道路实际情况”选定实施路段,满足市民“赏秋”需求。

有学者认为,落叶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落叶从城市垃圾变为城市装饰,可以看出上海城市治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构建城市秩序的前提下,更多地考虑人性的需要、人民的需要。

扫和不扫

记者了解到,“落叶不扫”刚开始实施时,确有部分市民担心会影响交通或市容,而环卫部门日益精细化的管理,逐步打消了这种顾虑。

“‘落叶不扫’有个最核心的原则,就是不能影响市民正常通行,要根据天气情况和交通情况来决定‘何时扫、何时不扫;哪些扫、哪些不扫’。”市质监中心道路保洁科负责人张且石告诉记者,在强降雨天气、雾霾天气,或有重大城市活动需要保障,环卫部门都会将落叶清扫干净。比如,落叶堵住雨水口造成积水,或是被踩得很碎,造成路面打滑、影响打造景观道的初衷等情形。

如今的清扫方式也愈加“精细”。在“落叶不扫”实施阶段,环卫工人放下大扫把,拿起垃圾袋和长柄夹,从落叶中捡出纸巾、烟蒂等垃圾。“平时我们可以用机械化器具来辅助保洁,但在‘落叶不扫’季,以人工捡拾为主,人力投入更多,其实更加辛苦。”杨浦区绿化市容局环卫管理科科长夏琼说。

踩准节拍

在实施时间上,“落叶不扫”赋予各区充分自主权,各路段可以根据树种落叶情况和当年气候,制定不同的起始结束时间。因此,近年来全市“落叶不扫”的时间跨度长达一个多月,落叶景观“你方唱罢我登场”,满足市民观景需要。

天气是多变的,树木是活的,“踩准”节拍难之又难。不少市民发现,往年“落叶不扫”刚开始实施的那几天部分路段落叶很少,结束后反而有大量叶片飘落。对此,饱尝“尴尬”的杨浦区动起了脑筋。

“今年,环卫部门和绿化部门提前谋划、一同沟通研判,参照上海的天气状况和绿化部门的专业建议,将实施时间调整至12月1日,比往年推迟半个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会继续和绿化部门沟通,密切配合绿化养护,改变往年没有落叶的尴尬局面。”夏琼透露,目前负责保洁的环发公司正在编制“落叶不扫”路段保洁模式的规范文件,届时有望在更多“落叶不扫”路段推广。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