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时30分,66梧桐院·天平邻里汇邻里餐厅已是人头攒动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凌钢和杨紫跃在馨佳园志愿服务中心剪纸
江宁路街道社区宝宝屋,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玩耍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在上海,15分钟不仅是一个时间尺度,也是衡量生活便捷度与幸福感的标尺。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这些年,上海积极践行嘱托,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尤其是上海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指在市民慢行15分钟可达的空间范围内,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休闲及就业创业等基本服务功能,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构建以人为本、低碳韧性、公平包容的“社区公共体”。
这15分钟“围”起来的,到底是个什么“圈”?昨天,记者探访了从“老”到“小”的几个鲜活场景。
“66梧桐院”邻里餐厅666
“我好想吃你们做的缸子羊肉,今天中午我没有吃到,来得晚了,请你们明天中午继续做,我早点来买。你们多做些,我们很多老年人都喜欢这样做的羊肉!”
前天,市民张老伯在徐汇区天平路街道的66梧桐院·天平邻里汇邻里餐厅的“您留言,我烧菜”意见簿上写了一段话。昨天中午,他就如愿吃上了心心念念的缸子羊肉。
几乎每天都有食客留言点菜。第二天,梭子蟹、酒香草头、红烧蹄髈等个性化点单的特色菜就会如约而至,出现在档口上。这些菜由于单价较高,原本出现在社区食堂的概率并不高。
如此贴心的餐厅,还有着低于市场价两成的实惠价格,以及被誉为“上海最美社区食堂”的无敌风景,怎不让人踏破门槛?难怪昨天中午记者采访时,还遇到了10来位专程相约来这里陪海归姐妹“体验‘最上海’”的阿姨。
66梧桐院位于乌鲁木齐南路66号,曾是近100年前由匈牙利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建造的英式乡村风格花园别墅。几年前,修旧如旧的整体修缮和功能导入,这里成了天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集社区食堂、评弹演出、电影放映、便民服务、文化团队活动等多功能于一身。
面向全人群开放的66梧桐院最有人气的空间当数邻里餐厅,每天供应一日三餐。这里不仅有堂食、外卖,还要为200余名社区老人送餐上门,每天服务逾1200人次。中午是最热闹的时候,附近白领也会来吃饭,每天11时30分后,排队点餐的人就会从餐厅里排到外面的院落里。
晒着太阳,在梧桐树和老洋房交织的光影下排队,等待的时间似乎变得浪漫起来。排到档口的时候,六七十种菜式总会让人挑花眼。买好菜,找一个全落地玻璃的面街景观位,一边吃一边欣赏室外“美拉德”色系的风景,食客自己,也成了路人眼中的风景。
当然,66梧桐院的餐厅之所以会吸引许多不住附近的居民专程来打卡,也让附近居民把这里当成了自家厨房,老上海风情十足的建筑和风景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还有温情的服务和丰富的内涵。
这里的工作人员曾经在送餐上门时敏锐地发现老人可能生病,及时将中风躺在地上的老人送进了医院;也曾经多次捡到食客遗忘的随身物品甚至数万元现金,拾金不昧获得市民们的交口称赞;还会因为老食客几天没来而担心他们是否生病……所以,附近居民都喜欢来这里吃饭,觉得贴心、放心。
邻里汇的活动十分丰富,看电影、听评弹、理发、咨询法律和心理问题、参加各种文化沙龙……一整天泡在里面都没问题,那10余名相约来陪老姐妹体验上海味道的阿姨们就说,准备吃完中饭在院子里拍照,然后在老洋房里看场电影,“不要太嗲哦”。
66梧桐院是徐汇区35家社区食堂的一个缩影,这些社区食堂日均服务2万余人次,是家门口的“小确幸”,也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带给各个年龄段市民的获得感。
本报记者 孙云
社区活动乐惠 忙到停不下来
“我们每天可忙啦!”家住宝山区顾村镇馨佳园八街坊的凌钢和杨紫跃老夫妻虽然退休了,儿子儿媳和一对4岁的双胞胎孙子也都在国外,但他们日常生活丰富多彩。昨天,记者跟随他们体验了一把退休后的“忙碌”生活。
走出家门,都不用出八街坊小区的门,就来到馨佳园志愿服务中心。“快点快点,就等你们了!”相熟的邻居们三三两两进入服务中心。原来手工组的“变废为宝”主题活动刚刚开始,无纺布袋子、水果包装、易拉罐……一样样不值钱的东西经过巧妇巧夫之手,剪贴折叠,最后变成了漂亮的花朵,汇集成五颜六色的花束。
杨紫跃告诉记者,志愿服务中心的活动非常多,每个教室都是专用的,包括剪纸、烘焙、编织、烫金书法、茶艺……其中最出名的当数剪纸和烘焙。
凌钢最拿手的是烘焙,做的蛋黄酥和网红糯米杏仁船色香味俱佳,在小区里有口皆碑。爱人杨阿姨最有口福,只需负责吃和美。家里买汏烧也全权由老凌负责,反正旁边冀家菜场和联华超市买菜都很方便。杨阿姨已经报名社区活动中心的腰鼓、民族舞课程,目前在学古筝和画图。“除了学古筝每学期需要几百元的学费外,其余课程都免费,不要太乐惠。”杨紫跃笑道。
手工活动结束,老两口穿过马路,走个三五分钟来到对面的馨佳园社区体育中心。这里2018年建成开放,两层楼内,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健身房应有尽有,最关键的是,每个工作日17时前都是免费开放。17时后也是低价开放,比如每小时乒乓10元,羽毛球30元,健身房5元,价廉物美。老凌和杨阿姨都会打乒乓,有时候老凌陪爱人练练球,更多时候则是约上几个老搭子,打上一局,比个输赢。
饭后闲暇时光,最适合到被誉为“刘行版清明上河图”的菊泉故里(菊泉文化街)逛逛,从馨佳园往南步行不过10来分钟。菊泉故里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四五百年前,老两口最喜欢这里的建筑特色,都是明清仿古式亭台阁楼。走在石板路上,两边白墙黛瓦的明清仿古式建筑错落有致,亭台楼阁、飞檐翘角、绿水环绕,江南水乡气蕴丰裕,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中显得格外特别,一路逛逛吃吃喝喝,不亦快哉!到周末晚上,老街皮影戏、川剧变脸、沪剧、评弹、黄梅戏、古风服装秀、古筝表演、二胡演奏等各类文艺好戏会在这里轮番上演。
作为静安区第一批享受政府经济适用房政策、入住宝山馨佳园已11年的居民,凌钢和杨紫跃觉得如今的生活十分充实,“我们很幸运,咱们顾村的生活一点不输给市中心”。
本报记者 郭剑烽
社区“宝宝屋”呵护最柔软群体
早上8时30分,家住江宁路街道的冯阿姨就带着外孙女九九出门了。推着婴儿车,步行几分钟,祖孙俩来到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楼的社区“宝宝屋”。
一下婴儿车,九九就兴奋地朝她最喜欢的小木马奔去,跨上去开心地摇了起来。“九九喜欢来这里,因为能跟差不多大的宝宝一起玩。”冯阿姨说,有专业的托育老师照看,自己也能有空去买菜或者做点别的家务。
记者随冯阿姨在“宝宝屋”里转了转,地方不大,却很温馨。正对门口的,是一条配备磁吸、涂鸦墙壁和多彩触觉板的“缤纷廊”。“缤纷廊”的一边,是开放的活动空间“亲亲竹园”,有一个竹木风格的凉亭,铺着黑白两色“熊猫风”的软垫,摆放着各种萌态的毛绒熊猫玩偶;另一边是两间教室:“暖暖屋”内有婴儿床、海洋球池和专供幼儿爬行的游戏区;“融融屋”为孩子们准备了爬行玩耍和平衡锻炼设施。多位托育老师正陪着孩子们玩游戏,满屋都是孩子们咿咿呀呀的稚嫩童声。
冯阿姨告诉记者,外孙女“九九”22个月了,父母工作忙,就由她和孩子的奶奶轮流带。冯阿姨今年60出头,退休前是中福会幼儿园的老师,按说是带孩子的“专业选手”,但说起带外孙女的经历,还是颇为感慨。“学校里虽然孩子多,但有各种支持和保障,在家里,只带一个孩子,但什么都要自己来,真是忙得停不下来,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正因如此,去年冯阿姨一看到社区“宝宝屋”开张的消息,就带着外孙女来了。在这里,很多温暖细节打动了冯阿姨。“比如,托育老师都是蹲着或者跪着和孩子们玩,始终保持与孩子们一样高度的视角,这很重要。”冯阿姨把孩子放心交给托育老师,自己在隔壁的老年学校报了个班,一举两得。
记者注意到,一群差不多大的孩子中,还有一个外国小朋友,穿着黑色卫衣,脸上总是笑嘻嘻的。他特别喜欢一个淡蓝色的毛绒大象玩具,因为一按上面的开关,大象就会用英语和他打招呼,还会唱英文歌。每到这时,他总是乐得哈哈大笑,还跟着音乐一起一伏,手舞足蹈。
托育老师叶巧云告诉记者,外国小朋友叫Leon,今年19个月,因为父母工作忙,每天保姆都把他送到这里玩,小家伙也特别喜欢。“虽然还不会说话,但他汉语和英语都能听得懂。这个年纪,正是双语学习最好的时候。”
据江宁路街道办事处主任余文君介绍,去年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在全市首创社区托育服务社区“宝宝屋”,每年提供12次免费服务。12次后,可按公益价格继续享受服务。作为社区托育的重要探索,“宝宝屋”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科学的照护服务,满足0—3岁幼儿家庭常见的“临时托”需求,受到不少家长的欢迎。
为了方便家长,“宝宝屋”在规划布点上下足了功夫。“‘宝宝屋’的场地,都是在居民日常生活所触及的范围内,采取多种模式嵌入社区,通常设置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市民驿站、社区文化中心等区域。”余文君告诉记者,今年3月,江宁路街道升级社区“宝宝屋”,在提供临时性托育的基础上,根据婴幼儿发展的个性需求,“一屋一特色”助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本报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