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文化扬帆出海 收藏上海回忆  记录时代缩影 要“走出去” 还要“走进去” 网络文学进入“全球化”时代
第10版:文体新闻 2023-12-06
翻译出版作品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要“走出去” 还要“走进去”

近日,2023“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发布,《庄子百句》英语版、《中国译学史》韩语版、《金乡》阿拉伯语版获得资助。随着中国文化发展,越来越多中国作品以译作形式亮相“世界书架”。

“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自2015年实施以来,就定下了“类别广泛”的基调。今年三部获得资助的作品中,《庄子百句》为“文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以道家经典文字和精彩寓言故事,向读者传递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译学史》是一本系统梳理中国译学理论发展历程和脉络的专业性著作;《金乡》则是以小镇作为观察样本,探讨金乡与时代庞杂而微妙的关系的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

而纵观往年入选作品,科技类的、少儿类的,乃至于教材,均有涉猎。计划兼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兼顾各领域的代表性作品,统一的标准是作品质量过硬,并能代表中国文化和外国读者见面。质量过硬的原作,是优秀译作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

“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的另一特别之处在于,入选书目的很多译者都是外籍人士或者有过长期国外生活经历的人。对于译者来说,将其他语言翻译成母语,在表达的准确度上会有天然的优势。而能够吸引更多外籍译者来翻译中国作品,也是中国文化本身的魅力使然。

作为上海发起的项目,“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也着重讲好上海故事。去年入选的《红色弄堂》和前年入选的《从黄浦江到叶尔羌河》,都是讲述上海故事的典型优秀案例。

如何通过这些翻译作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计划发起方、长江出版文化基金会龚海燕说,“走出去”之后,还要能“走进去”,不能光走出国门,更要真正走进外国读者的视野。“除了为入选作品提供资金之外,更要有平台渠道上的帮助。另外,我们也要跟进书目出版之后的效果,争取选出在讲中国故事上最有实效的好译作。”本报记者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