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角堇(彩色钢笔画) 旅途受伤记 十二月 擦窗五十年 悉尼邂逅“上海青” 追逐“真我”的光影
第14版:夜光杯 2023-12-21

追逐“真我”的光影

肖振华

朋友圈里的照片往往令人真假难辨,几个初中女同学的合影,年近七旬,风姿绰约,尤其是几张大头照,丰容盛鬋,肤如凝脂。虽然世界卫生组织说,年龄在60—74岁之间的,是年轻老人,但“年轻”毕竟是修饰词,主语还是老之已至的老人。年逾花甲近古稀,即便显得年轻,黑发中也应有几缕银丝,额上也会有两三条或深或浅的皱纹,这是岁月奖赏给垂暮的时光勋章。

有个搞摄影的朋友,拍人像照喜欢用大光圈,背景失焦,场面虚化,这当然可以将注意力吸引到清晰的主题,但若干年以后,除了影中人,谁还记得画内事?照片的价值是随着年份升涨的,泛黄的老照片之所以珍贵,在于其置身的时代环境,在于彼时彼地的风土人情。

追逐真实,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段往事。读小学时,每当新学期发下新课本,我们都会用旧报纸、牛皮纸把书包起来。但班级里有个同学从来不包书,他回答老师询问总是三个字:“不喜欢”。后来他将小秘密告诉我,原来是舍不得那精美书本封面,包起来什么都看不到了。他喜欢课本封面上的图画:蓝天白云,林木青翠,几个白衬衫红领巾小朋友,在果园里采摘硕大的红苹果,三五个箩筐快装满了,金色的竹篾缝隙里泄漏了点点艳红……那位同学日后成了一名画家,这或许源于他幼年的浸染五色。

现在的学生不会用报纸包书了,透明的塑料包书纸,五彩缤纷,一览无余。但有时候目光的局限,心中的自以为是,也会成为包裹真实的一层书皮。小学高年级,读到一则苏东坡轶事:东坡拜见当朝宰相王安石,主人午休,东坡信步走到书桌旁,见桌上摊着一首没写完的咏菊诗,只是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看了,暗暗好笑,西风盛行于秋,而其时菊花独呈,傲霜耐寒,如何会随风飘落?于是信手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东坡降到黄州,转眼又是九九重阳,几日大风后,东坡到郊外赏菊,只见菊园中落英缤纷,满地铺金,秋阳高照,却是一派西风萧瑟的景象,东坡目瞪口呆,恍然醒悟。

早在三十多年前,Adobe公司推出了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开创了电脑修饰图片先河。今天手机上各种后期软件层出不穷,你我皆可以在光影色彩中纵横天下,人人成为修图大师,打开微信,至少在我的朋友圈,原生态不经修饰的照片已是凤毛麟角。

不久前,看到朋友圈里有一篇《遗世独立:藏得越深,美色越浓》,点开细看,是介绍苏格兰高地的天空之岛,正巧三个月前我也去过那里。“为世人打开天堂之门”的天空桥,港口边波特里镇彩色房子,英国最美的爱莲·朵娜古堡,雾气缭绕的老人峰,穿着苏格兰格子裙的原住民……五光十色,历历在目,确如文中所说,“每一刻的光影幻化都值得用镜头去捕捉”。但在电脑屏幕上打开我拍摄的相片,远不如微信文中那般美妙浪漫。我的相机2420万高像素,36×24mm全画幅,光圈、快门、感光度自有一套优化算法,我拍摄到了高地的粗犷、质朴和寂寥,而文中所呈现的照片,显然进行过后期制作,画面精美,但最遗憾的是失去了一种原始的沧桑感。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经提出了一个“假我”概念。他认为,“假我”是在社会互动中,为了应对外界需求、符合社会期待而塑造出的一个角色,这个“假我”通常会隐藏“真我”,甚至压抑自己真实的一面,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行为和反应。现今的AI算法和人脸识别技术,更发展了智能识别、强效美颜等能力,全方位提升修饰效果。修图技术也是制作面具的艺术,其中当然会有别有用心地借此“压抑真实”,用来刻意编织一些蒙骗,甚至欺诈,冲击我们的信任感,但是真实是屹立不倒的。

深秋火红的枫树下,几位女同学的倩影中,有一枚正从枝干滑落的枫叶也被定格了,放射状分布的叶脉历历可辨,都知道那张合影她们用了特效滤镜。在我们看来,这恰恰流露出一种依偎芳华、挽留岁月的真实心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