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你当朋友,你拿我当ATM吗?”诈骗电话你一听就挂断,陌生短信发来的链接你从来也不点,但有一种诈骗你大概率招架不住——熟人诈骗,因为大家往往对熟人没有戒心,很容易放松警惕,一旦被骗,防不胜防。日前,经宝山区检察院对一起“熟人”诈骗案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石某有期徒刑十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万元。
2015年,石某来到周女士开的棋牌室里搓麻将,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好朋友”。没多久,石某以生意周转不过来为由,先后向周女士借款10万元,并承诺如果1年内不归还,就变卖名下一套经济适用房用以还债。周女士觉得相处下来,石某人还不错,就很爽快地借了。
2018年,石某因在别处投资“高利贷”欠下大额债务,急需还钱,于是瞒着周女士将经济适用房出售,用于偿还部分债务,还在他人怂恿下迷上了网络赌博。“当时我已经没有办法了,只能想着赌博翻本了”。都说“十赌九输”,石某越赌越输,越输越多,但赌徒心态让她越陷越深,又欠下巨额赌债。
看周女士心软好说话,石某变本加厉,不仅不还之前借的钱,还编造各种奇葩理由博取周女士的同情,不断向周女士借钱。“因为银行有欠款,名下那套房子被冻结无法交易了”“打官司请律师也要花钱”“我老公都被逼得自杀住院了”……在长期洗脑下,周女士觉得只要借钱给石某解决上述问题,就能把石某的房子成功卖掉,把钱还给自己。
就这样,周女士前前后后又转了300多万元给石某,直到无计可施,实在没钱了,才将事情对家里人和盘托出。家人知道情况后带她去了石某所说的那套经济适用房查看,发现早已人去楼空,房子早在2018年就被出售过户了。再打石某电话,发现也联系不上,周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苦苦骗了好几年,便向公安机关报案。
不久,石某被抓获归案,并对诈骗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她交代,2017年做生意资金出现问题后就一直没有收入,都是靠借贷和母亲的补贴过日子,看周女士好说话才一直把骗她的钱拖着不还。
检察官提醒
交友需谨慎,警惕“杀熟”诈骗。虽然现在大家的反诈意识都很高,能看穿许多常见的诈骗套路,但熟人的诈骗行为往往容易被忽视。当面对“熟人”提出投资理财等与金钱相关的建议时,要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识,保护财产安全。
本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王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