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3日晚,崇明公安分局汲浜派出所接辖区群众倪老伯报警,称其被邻居樊某“借走”9000余元,到了约定还款时间,樊某却玩起了失踪,电话一直关机。另外3名老人也遇到同样的情况。接警后民警迅速侦办。
“他给人的感觉蛮好的,周边老人过生日,不是买蛋糕就是送礼物。见我平时一个人独居在家,还经常做好饭菜给我端过来,上次见我出行不便,特意买了辆电瓶车送给我。”去年11月初将3万多元养老金借给樊某的李老太哭着跟民警说。
经询问了解,樊某2023年7月来到崇明,租住在中兴镇一处农宅内,据邻居讲,樊某平时待人友善,时常讨好周边独居老人。樊某跟老人们打成一片后,在去年8月至11月间,陆续以“拍车牌缺钱”“帮儿子还房贷”“资金急需周转”等理由,向4名老人借款共计7万余元。
“认识不过几个月,你们怎么放心把钱借给他?”民警询问。倪老伯告诉民警,樊某说他银行卡里有钱,当时只是在做理财一时取不出,才找他们借的钱。老人们听樊某讲,他在上海某物业公司工作,银行卡内有60余万元理财资金,市区有房产,他们压根没想过樊某会卷钱跑路。
老人们的钱都是养老钱、看病钱。掌握情况后,派出所组织民警连夜展开侦查,并于今年1月5日将躲藏在宾馆内的樊某抓获,樊某对其诈骗老人钱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樊某交代,其银行账户根本没有存款,名下也无房产,因好吃懒做,基本上没有好好工作,为满足日常的高消费,樊某便将算盘打到租住地周围的老人身上。通过嘘寒问暖、拉拢感情的方式,骗取老人的信任,之后以各种虚假理由借款骗钱,借款到期直接走人。
民警随后与樊某的姐姐取得联系,其听到弟弟违法犯罪的情况后痛心疾首,同时表示会帮助弟弟以月还模式积极代为偿还。目前,犯罪嫌疑人樊某因涉嫌诈骗被崇明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示
老年人与陌生人交往一定要谨慎,特别是在发生经济往来时千万要小心,尽可能先告知子女,听取意见,切莫给骗子留下可乘之机。
本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