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虚言玩笑即“打棚” 石头往山里背 吃一顿象山海鲜 听笑得福讲故事 摸鱼捉蟹个童趣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2024-06-02

虚言玩笑即“打棚”

◆ 叶世荪

上海人很少用“玩”,玩耍讲成“白相”,玩具讲成“白相干”,而玩笑就讲成“打棚”。“我辣忙,覅来搭我打棚”,意思是说正忙着,别来胡闹;“搭伊打打棚伊就生气了”,意思是他把玩笑当真了。胡祖德《沪谚外编》解释说:“打棚,调弄人以自取乐之谓。”

“打棚”源自何处?唐代笔记小说《封氏见闻录》讲到举贡之事时说:“在馆诸生,更相造诣,互结朋党,以相渔夺,号之为棚”;于是便有了意为搞鬼、做局、虚饰外表的词汇:“搭棚”。明代冯梦龙《三笑》三十三回:“倘然个个丫头看中了大老倌,搭棚串合,野是论勿定个”;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今苏俗谚语曰搭棚,盖空中楼阁之谓”;依此,则“打棚”由“搭棚”而来。吴连生在其《吴方言小考》中引用朱骏声上述言论后说:“今之打棚的开玩笑义,当为原义引申;空中楼阁,虚妄不实之物;开玩笑,虚妄不实之话也”。

也有将“打棚”与“打甏”相关联的考证。“打甏”是古代两广一带的一种祝寿饮酒法。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中专有“打甏”一节,说:“其为寿也,不别设酒。主人妻子同寿客。其妻先酌水入瓮,致词,以管授客。饮已,男若女迭酌水为寿。客之多饮寿酒也,实多饮水耳。名曰打甏,南人谓瓮为甏。”以水代酒必定有其中的原因,但不管怎样,本该饮酒而实以饮水,这就不是当真饮酒,和“打棚”为开玩笑、不当真的意思正相吻合。

此外,有写成“打棒”的。1922年的《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对于他人为无意识之谈话或无意识之游戏动作谓之打棒”;徐珂在《清稗类钞》中也说:“打棒与搭赸头虽相似,然有时因搭赸头而有结果,打棒而有结果者甚鲜。”话有点绕,借“打棒”来表示“打棚”的意思还是可辨的。这类词汇还有:《吴下谚联》的“打孛”,《张江镇志》的“打朋”;以及“打盆”“打彭”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