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拉尼娜现象将回归 今年全球或“变凉” 韩国宠物产品销量超过婴儿用品销量 墨西哥首位女总统:将延续“第四次变革” “日本制造”背后:“看不见”的危机
第9版:国际新闻 2024-06-04
5家知名车企存在认证欺诈 6种车型被要求暂停出货

“日本制造”背后:“看不见”的危机

丰田集团社长丰田章男鞠躬道歉

身着西装的高管缓缓起身,表情严肃,在镜头前鞠躬道歉。3日,出现在三场不同记者会上的同一幕,深深刺痛了日本社会。

丰田、马自达和本田这三家日本知名汽车企业的高管当天分别召开记者会,就违规事件道歉。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调查,丰田等5家车企在量产认证申请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目前3家车企的6种车型已被叫停出货。

听得到的道歉背后,可能是日本企业一度忽视的“看不见的危机”。有分析指出,希望在全球市场中重新定位自己的“日本制造”,似乎正站在一个不知何去何从的路口。

38种车型违规操作

4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对位于爱知县丰田市的丰田总部实施入内检查。观察人士注意到,对日本代表性企业进行入内检查的做法在日本十分罕见。据悉,国交省稍后还将对报告出现违规的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铃木这4家企业进行入内检查。

此前一天,日本国土交通省在官网发表声明称,鉴于之前大发工业公司违规操作等情况,国土交通省对85家车企在量产认证申请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丰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铃木的38种车型存在认证欺诈问题。国土交通省要求,在确认丰田、马自达和雅马哈发动机3家公司的6款现有车型符合安全标准之前,暂停出货。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痛批此举“损害日本汽车产业的信誉”。

“造假是动摇认证制度的原则性问题,是汽车制造商绝不能做的事。”丰田集团社长丰田章男3日在东京召开记者会向公众致歉。

近年来“日本制造”曝出造假丑闻已不再是新闻,但此次车企事件依然在日本引发轰动。尽管涉事的几大公司均表示产品安全性“没有问题”,仍有不少评论认为这给日本车企品牌增添了“深深的伤痕”。

光环褪色令人深思

不止日本车企,类似“故事”近年在日本制造业屡见不鲜。日前,日本大型重工业公司IHI宣布,下属一家子公司2003年以来篡改了超过4000台发动机的燃油效率数据,以使测试数据看起来更“漂亮”。

有日本数据分析公司去年10月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发现,过去5年中25%日本公司曾发生过挪用公款、作弊、违规等不当行为,其中涉及产品品质的违规占比达32.7%。

不断曝出的丑闻打破了一些日企长年塑造的“匠人”形象,让外界质疑“日本制造”的光环正在褪色。日企高管在新闻发布会上鞠躬致歉、引咎辞职,竟成了一道“程序性的日本式风景”。

在全球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日本制造业的焦虑与困境清晰可见。但这种日本式的危机感,更多是“对外”而非“对内”。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些日本大公司就像身形庞大的恐龙,面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只敏感于外界竞争对手的动向,对自身内部危机却视而不见。这些没有被“看见”的危机包括:品质让位于成本管理,供应链的垂直体制使供应商受制于下游采购商,经营层与生产一线严重脱节等。

一系列丑闻揭开了日企文化中迟暮沉沉的一面。国际企业治理评价机构此前报告显示,日企内部治理水平在受调查的38个国家中仅排名第33。日本企业集团内部条块分割、组织机制相对固化,传统的“王国体制”常常引发各种暗箱操作。

对曾经享誉世界的“日本制造”来说,要挽回失去的信誉,让民众“听得到”道歉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可能是——正视危机感:愿意“看见”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反思企业治理模式,作出真正的改变。本报记者 吴宇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