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舌尖上的安全,要“食”刻守护 郑京良 本身自带创新基因 商业航天乘势腾飞
第3版:要闻 2024-06-04

郑京良 本身自带创新基因 商业航天乘势腾飞

海报设计 刘玉萍

我国商业航天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万亿元级的新兴产业。商业航天为什么能被叫作新质生产力?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长期从事卫星总体技术研究和项目管理的郑京良看来,航天领域作为高科技行业的典型代表,本身自带创新基因,而商业航天产业作为对传统航天事业的研发、投入、产出等诸多模式合理“扬弃”后诞生的新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内涵更加契合。

创新基因助产业向“新”

“与传统航天相比,商业航天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导向,更追求商业盈利能力。”郑京良介绍,从应用上说,商业火箭主要用于卫星发射,此外还可应用于空间站货运、亚轨道飞行及太空旅游等;商业卫星的应用则主要面向通信、导航以及遥感三大领域。

商业航天的发展对产业上游材料、零件供应商提出低成本、高精度、高可靠等需求,对促进材料、动力、能源、芯片等尖端技术的革新与研发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比如,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推出的折叠式柔性太阳翼,折叠厚度只有100毫米,有了这种材料突破,就能支撑商业航天实现一次多星的发射。又比如,我国已开启了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研制。作为一种新型、低成本的液体火箭推进剂,液氧甲烷不仅燃烧效率高、更易制取,还更加绿色环保。

“商业航天通过大量创新,使火箭卫星的研制流程比原来缩短了近一半。在卫星集成制造端,大量采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技术,可以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卫星,提高了卫星生产效率。航天八院率先建设了小卫星生产线,年产能达到200颗。”郑京良介绍说,八院协助国内多个单位建设了商业卫星产线,助力整个行业能力提升。

他认为,商业航天是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实现了生产力质的飞跃。这种生产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技术的先进性上,也体现在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创新上。“商业航天被称作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当之无愧。”

“上海星箭”加速奔星辰

上海正加快形成从火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的产业链,计划到2025年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2000亿元,实现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着力打造“上海星”“上海箭”。

在郑京良看来,上海具备做大做强商业航天产业的基础,产业决策、科研攻关、核心制造等环节优势明显。正在建设中的G60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更是为上海增添了不少底气。据悉,上海将打造卫星互联网集群,加快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为国际一流卫星研发制造运营标杆示范基地。

航天八院立足上海,正积极布局商业航天的发展。其所属的卫星总体所——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正打造卫星制造“一站式”配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总体单位技术优势,面向市场提供卫星系统设计、生产、总装、测试等系统性解决方案;为各商业卫星制造商提供优质的基础产品、地面系统建设及测运控服务和卫星应用服务,比如国际首创的卫星纳米热控薄膜产品,生产制造的液冷产品、微振动抑制产品、低冲击解锁产品等已应用于近20型商业卫星;测运控平台可满足多星同时运行的测运控任务需求;在所里挂牌成立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上海数据与应用中心已在数字农业、智慧城市、环境监测等领域开展多种应用服务。

太空资源点亮未来生活

手机直连卫星产品技术开始上线商用,一些汽车企业也传来了车载卫星通信技术成果的进展……如今,商业航天已经全面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令人激动的改变。郑京良认为,未来,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将会让普通人能够直接享受太空经济带来的便利和美好。

随着商业星座的建设,卫星数据价值也被重视,卫星应用领域不断挖掘数据潜力,牵引用户需求,开发卫星应用产业,催生万物互联、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数字农业等创新领域的高速发展。以通信卫星为例,国内率先创造性实现消费类手机卫星直连,打破了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地面基站模式,可为全球用户提供稳定高速互联网服务,推动了如远程医疗教育、远洋通信、机上Wi-Fi等产业发展。

在导航和遥感方面,通过北斗和各种低轨导航增强卫星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服务,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导航和定位;为农业、畜牧业、渔业、水利、电力等传统行业提供精准的、高时效的遥感数据支持,帮助农民、牧民、渔民等更好地进行生产和管理,提高产量和收益,帮助水利、电力企业进行设备资源监控,防灾预警等。

除此之外,商业航天的发展将推动新兴产业的兴起。太空旅游将成为可能,让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太空的奇妙和壮观。太空采矿等新兴产业也将为我们带来丰富的资源,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商业卫星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也需要整合上下游优质资源和技术创新,吸引更多研发人才。”郑京良认为,商业航天的加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牵引和支持,期待我国加速开放产业关键资源、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抢占时间窗口,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航天保险立法、规范风险评估体系,保障商业卫星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叶薇

【行业链接】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将商业航天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上海等地围绕推动商业航天发展,出台行动计划、方案;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火箭发射、卫星制造到应用服务,商业航天开足马力驶向发展“快车道”。

当前,国内商业航天市场蓬勃发展,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共完成26次商业发射,研制发射120颗商业卫星,占全年研制发射卫星数量的54%。商业航天腾飞的背后,既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有航天国家队和民营航天企业的积极发力。

【人物名片】

>>>郑京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郑京良,长期从事卫星总体技术研究和项目管理,参与多个卫星型号研制任务,探索规模化低成本卫星研制模式和配套体系构建,多次荣获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国防企协管理创新奖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