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对话(摄影) “赤膊牙签” 游泳小记 当年高考遇良师 他游走于文学的边缘 徐州龟山汉墓
第14版:夜光杯 2024-06-07

徐州龟山汉墓

俞果

徐州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古称彭城。建城已有2600年,民间俗语:“九朝帝王徐州籍”,范晔《后汉书》:“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将相以外,原来还有“徐州出帝王”一说。此地不愧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美誉。

今年初夏,我拜谒徐州,寻访汉文化众遗址。我重点走访了狮子山楚王陵和龟山汉墓。尤其是后者,让我感受到中国历史上厚葬文化的源流。

与以出土“金缕玉衣”的狮子山楚王陵相比,龟山汉墓的规模、形制更加完备,更能窥见汉朝王侯的奢侈生活。这座陵寝是刘皇室第六代世孙楚襄王刘注和王后的合葬墓,挖空龟山而建的横穴式崖墓,有两条南北向甬道。甬道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工程量之大,施工精度之高,举世罕见。

甬道幽深望不到尽头,地面两边有排水槽沟,贯穿15间墓室。墓室功能各异,将世间万象移植到阴曹地府。地上地下一一对应:有马厩,配饮水池、料草池。有歌舞厅,陶俑作伴,吹拉弹唱。有厨房,炊器酒具排列,旁边一洞窟为凹槽型渗水井,水源不是地下泉涌,而是崖壁上的滴水汇聚成浅浅的池窖,据说上千年从不干枯。还有厕所,蹲坑式,前面扶手,下置两块条形踏脚,后有靠背,两个水池,一个净手,一个洗厕筹竹片,晾干再用。这些就是两千多年前的皇室日常。虽说汉时饮食起居仍粗糙苦逼,但当时来讲,相当豪华。

说这些,是为了表明厚葬制度文化的奢靡。秦汉人视死如生,他们认为,去世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所有随葬品大都货真价实。楚王陵出土了大量钱币,达17.6万枚,其中85%为榆荚半两,其余为四铢半两。那不是冥币是真钱啊。厚葬是对生前奢华生活的拷贝。肉身不腐,灵魂不朽。更早的人殉制度,应该也是源自这种拷贝不走样的帝王生死观念。

秦人陵墓的最高礼仪是“黄肠题凑”,天子之制,柏木平铺叠垒,犹如塞石封闭。巨大的框形结构,让盗墓者恐惧到无从下手。宝鸡凤翔的“秦公一号大墓”,是为典范。掘墓开棺之后,竟空空如也。整个大墓居然发现了247个盗洞,千疮百孔,令考古人员惊愕。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棺内捡到一对骰子,不知是墓主的随葬品还是盗墓贼休闲时的娱乐玩具?你以为“黄肠题凑”铜墙铁壁,他视作篾编纸糊捅你247个窟窿。

厚葬的副作用很大,惹人惦记,诱人盗窃。当事人生前对此也颇有顾虑。这位龟山汉墓的主人刘注,曾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心态写下了48个篆字,刻成碑文,劝告后人。大意是:我对天发誓,墓中只有我的棺木和尸骨,别无他物,盗无可盗。这种小伎俩哪逃得过“摸金校尉”的火眼金睛。据说,下葬一百多年后,即被盗。盗贼们搬运了七天七夜还没有搬完。

厚葬讲究墓陵建造形式上的叠床架屋,让后世盗墓人无从下手或很难下手。帝王墓式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竖穴式,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先在土丘上挖出墓坑的底部,再用筑版法夯筑墓坑的上半部直至顶部,入葬后填土夯实,形成高大的坟丘。好像建房子,建好再埋起来。其次是竖穴式和横穴式的结合,如狮子山楚王陵,属于汉代竖穴墓向横穴墓演变的过渡。第三类就是龟山横穴式崖墓,依山而建,凿石为葬。诞生了山是一座陵、陵如一座山的恢宏庄严。

应该说,厚葬制度虽然腐朽不堪,但它有一个好处,即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历史文化的痕迹。我们今天讲信史,乃史籍记载与考古发现的相互印证。精彩纷呈的四川三星堆发掘,万众瞩目的秦始皇陵待掘,不都是我们今天历史自信的源泉。同样,夏朝的断代,由于一直得不到考古支持,也成为我们的痛点。

真正的历史都是埋在地下,期待与史籍的对话。今天,三星堆遗址有考古文物却难觅史籍记载,夏朝之断有史籍记载终不见考古文物,这跛脚尬点,可谓一时之谜,相信终将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对厚葬最重大的打击,来自历朝历代永不停歇的盗墓之风。业界有汉朝十墓九空之说,无疑是最有力的佐证。厚葬之俗加重了当朝当代的财政负担,拖累了社会的进步发展。刘注在位12年,建墓却耗时13年。今天挖空一座山不稀奇,公元前要挖空一座山那是多么艰难。幸而不久之后,魏文帝曹丕下令,废除了“金缕玉衣”等厚葬制度。

借用唐朝诗人王建《北邙行》:“车辙广若长安路,蒿草少于松柏树。”洛阳北邙,汉魏以来王侯公卿归葬地,陵墓布满山野已无卧牛之处。可见汉朝视死如生的厚葬到了何等疯狂的地步。帝王厚葬之风,伴随着民间的剽悍,难言安息之念,唯存扰灵之忧。纵然车辙过,松柏青,历史最美的诗词、最美的画面,最终浓缩为八个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