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8日 星期日
从滑稽戏戏单上“听”到笑声 重温弄堂口看电影的夏夜生活 以书法艺术点亮城市文化生活
第12版:文体新闻 2024-06-11

从滑稽戏戏单上“听”到笑声

《白相城隍庙》戏单的封面仿若一扇可以开启的城门,《两厢情愿》的戏单恰似一份红火吉庆的喜帖,《OK股票》的戏单跟股票认购证“拷贝不走样”……“戏”上加喜——喜剧(滑稽戏)戏单收藏文献展日前在福州路外文书店开幕,以200余份不同年代的滑稽戏戏单及文献资料勾勒出申城喜剧舞台的沧桑变迁与风采。

展出的这些滑稽戏戏单均为上海市银行博物馆馆长黄沂海的个人收藏。大小不一的戏单,袖珍的仅巴掌大小,大开本的如同书报杂志做成薄薄一册,上面不仅刊载有剧情梗概、演职员表,有些还附有精彩唱词对白、排练花絮等内容。从上海解放后的第一出滑稽戏、1949年上演于天宫剧场的《天亮了》,到“1988年小滑稽迎龙年作品展演”,泛黄的戏单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在展览中可以看到,当年很多滑稽戏被全国各大文艺院团改编移植,滑稽戏也善于从电影、话剧、戏曲等姊妹艺术中取长补短,戏单上甚至还有商品广告,那些早已消失的国民品牌也见证了百姓生活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演的滑稽戏《活菩萨》,取材于莫里哀《伪君子》,杨华生、笑嘻嘻、绿杨担任主要角色,后来请电影导演应云卫作艺术加工,票房长红。1951年4月23日,茅盾观看合作滑稽剧团演出的《活菩萨》后题词:“吸收各方意见,总结本身经验,配合当时当地的政治号召,不断提高业务,同时也提高观众。滑稽戏在今天是起了一定的教育作用的。”之后,剧团还将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文化局局长夏衍的题词印上了新版戏单:“《活菩萨》这个剧本得到广大观众欢迎,证明了地方戏改革的前途远大。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这也还是一个起点而已。”

过往的老戏单,很多还是名家设计。蜜蜂滑稽剧团排演的由老舍原著改编的《西望长安》,戏单里的插图就请叶浅予挥毫;大公滑稽剧团久演不衰的《七十二家房客》,人物造型即由张乐平绘制;严顺开主演的《阿Q正传》,海报及戏单均出自丁聪的手笔;戴敦邦亦曾为《海上第一家》《明媒争娶》等滑稽戏人物造像。黄沂海表示,展览闭幕后,部分戏单将捐赠给上海图书馆采编中心。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