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潮植 374台电梯装上“梯控系统” 初夏的光与影 去百代小楼听“最上海”的声音 24小时书店“长情陪伴” 3年老读者“以粽相谢”
第7版:上海新闻 2024-06-11

24小时书店“长情陪伴” 3年老读者“以粽相谢”

在上海浦东金桥金海路18号的天物空间园区,每到深夜,一栋两层玻璃房灯火通明,晶莹透亮……这就是上海的一家24小时书店——“城市不眠书店”。它像一盏“长明灯”,为城市“留守”不打烊的阅读空间,成了魔都独特的文化地标。

端午假期,读者刘鹏来到“城市不眠书店”,向工作人员赠送了粽子,感谢书店长期以来的“陪伴”:“我在书店看了3年的书,这里环境安静,书香浓郁,容易看得进书。夜深了,有时会点一杯咖啡提提神。”

满满的便民情怀

2020年初,在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区总工会、区文旅局、金桥镇等单位的指导支持下,天物空间·金海路携手第一财经,推出了上海第一个线下财经商业空间——城市不眠时光客厅,也就是“城市不眠书店”。

书店占地面积近600平方米,是一座挑高6米的大型玻璃房建筑。四面大大的落地窗,白天宽敞明亮,晚上安静温暖。大面积暖黄色原木书架,打造出舒适、温馨的品质阅读空间。“城市不眠”藏书达2万册约5000种。

整整两面墙的书架上摆满书籍,包括艺术文化、国内外文学、散文随笔、人物传记、儿童绘本、青春文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畅销书。值得一提的是,有关艺术、设计类的书籍,是书店的一大特色,比如一些小众书刊,包括部分绝版艺术杂志。

问起为何要开这样一家书店,书店负责人詹先泉表示:“主要考虑的是,周边居民和学生的需求。一是给那些怕影响家人休息而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为考试熬夜复习的人群,点亮一盏‘城市不眠’的‘长明灯’;二是希望为想静静待一会儿的路人以及为这座城市默默打拼的人提供一个栖身之所。”虽然受各种因素影响,店铺一度入不敷出,连水电和人工费用都难以应付,但书店至今仍坚持“白+黑”“5+2”“晴+雨”全天候运营,“只要社会需要,哪怕营业再亏,我们也会用其他创业经营收入补贴,尽力坚持下去。”詹先泉说。

浓浓的爱书情结

“城市不眠”名声远扬,吸引了很多爱书人。“花花”是教育工作者,双休日至少有一天“泡”在书店。她说在家备课易受干扰,商场咖啡馆太嘈杂,这里光线好,静得下来,可以入心入脑。

家住南站附近的王先生常骑电动自行车一个多小时来这里,他说白天上班没空,夜晚只有这里可以随到随读,夏天凉风习习,冬夜暖风阵阵,还能透过硕大玻璃穹顶,仰望满天星空。

一些在上海创业发展的人士也喜欢这里。庞女士受书友推荐,从外地慕名而来,点了饮品,坐在沙发上读起心心念念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感觉特别惬意!”

杨孝文、欧攀婷是一对情侣,周末喜欢到书店坐坐,“读书的氛围很好,是放松心情的好地方。”郑皓懿是书店常客,出差在外的他,前一天晚上9时半刚刚坐飞机回上海,第二天就来店里读书,“2021年有一天,我夜跑发现了这家通宵书店,就爱上了。”

与书店一墙之隔的亚朵酒店,有不少白领长租客习惯入夜后来书店固定位置读书办公,或晨练后来店里坐坐,喝一杯咖啡、找一本书,给身心“充电”。几名退役军人因此点赞:“这家书店充满公益爱心、‘越夜越美丽’,希望各方支持,满足市民对精神生活的期待。”通讯员 李章华 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