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烟溪为我染莓苔(扇面) 宇宙的尽头 巴老的雕像 愿做常青不老松 辰山草地有佳音 先生戴逸
第13版:夜光杯 2024-07-11

先生戴逸

谢俊美

文为德表,敬为身基,用这两句话来表达戴逸先生的道德文章最恰当不过,戴逸先生无愧为当代学人宗师。

戴逸先生离世已有半载,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音容笑貌,一口吴侬软语,耿耿明哲的形象仿佛犹在眼前和耳边,令人怀念不已。戴先生出生在常熟,先考入上海交大铁路专业,后又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从此走上了治史的道路。晚年主持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主编新清史,为学界领军人物。

我认识先生,并与之交往,在很大程度上与研究翁同龢有关。他与翁同龢是同乡,我因搜集翁氏在籍的史料,遗闻轶事,多次去常熟。

大约在1983年,我去常熟,戴先生正好也回乡和我同住在当时的县第二招待所。经人介绍我们首次见面。先前我读过他的《简明清史》,对他的学问十分敬佩。初次相见,只见他个子修长,对我问寒问暖,十分亲切。对我研究翁同龢表示全力支持,并表示有什么困难一定想办法帮助解决。我听后,心里感觉到一股浓浓的暖意,感到遇上了一位好老师。果不其然,后来我到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查档,他给我写信分别介绍北京的诸多先生助我。因他的介绍,我结识了中华书局李侃、陈铮、陈东林诸先生和侯明、欧阳红等编辑,当时中华书局与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有业务联系,经中华书局推荐,我的《翁同龢集》纳入出版计划,后来最终得以出版。

在戴先生、李侃等先生的大力支持下,1993年我将50多万字的《翁同龢集》书稿寄给中华书局,请他们出版。当时苏双碧先生任《求是》杂志的负责人,知道我撰写翁传,特地请文化大家周谷城老先生为我题写书名。原计划由李侃先生书序,李侃先生很谦逊,对戴师说你是常熟人,翁同龢同乡,书序由你来写更合适,也算是对这项研究和出版的支持。戴师听后,二话没说就同意了。随即将书稿抱回家中,冒着酷暑,将书稿通读一遍,并饱蘸深情地写了一篇言情并茂的序文。序文不仅高度评价了翁同龢清廉正直的一生,而且对清史研究提出了卓有见地的见解,也对我的这项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书序写好后,直到次年8月“翁同龢与甲午战争”全国研讨会前夕,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我才看到。直到这次开会,我从李侃先生口中才得知序文撰写的经过,深为两位学术前辈关爱后辈学人之举感动。两位先生虽已作古,但在此,我还是要说声“谢谢”。

戴师志存高远,立志学术事业,文合时运,立论宏通,笔带感情,自成一家。晚年不顾九旬耄耋之龄,全身心地投入中国历史科学事业,令人敬佩不已。古人云: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做了前人想做而未做或未做成的事,足以值得怀念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