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学喜
我生于1926年,194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因家境贫寒,当过雇工,深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十分艰难。那时日本鬼子抢烧掠夺,当地土匪趁火打劫,真是民不聊生。后来,苏北家乡来了新四军,建立了抗日革命根据地,组织动员大家参军抗日。国仇家恨让我铁了心,今生今世一定要坚决跟共产党走,坚信只有参加新四军才是唯一的出路。
1943年11月,未满18周岁的我毫不犹豫地随一批老乡报名参军。入伍后,我被分在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五团一营三连当战士。我当时所在的新四军四师师长兼司令是彭雪枫。投身这支英雄的部队,我感到十分光荣与自豪。
1944年7月5日至12日,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第十一旅和淮北军区地方武装对安徽省泗县前张楼、后张楼等地的日伪军发起了“张楼战役”。我随部队也参加了此次战役。当时敌方有好几个炮楼据点,敌人躲藏在里面向外疯狂扫射,我们起初的进攻效果不好,子弹没有发挥出作用。后来,我们调整战术,几支部队合力围攻,人数在一个团以上,压制住敌人,最终艰难地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战斗中,敌军的炮火非常猛烈,我在冲向敌人炮楼时不幸负伤,右大腿和臀部各中了一颗枪弹。随后,我就被送入部队野战医院,及时取出了子弹。所幸当时子弹只是伤到了筋骨。
取得“张楼战役”胜利之后,我们新四军第四师又继续西进,涤荡各地顽军,陆续收复了豫苏区八个县的地区,而我被转移到了后方医院继续治疗。在后方,我一边养伤,一边工作。不久后,我得到噩耗,我所在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对敌前线指挥中不幸中流弹牺牲,时年37岁。得知首长牺牲,我悲伤不已,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继续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念。
待我复员回到家乡江苏省淮安县时,这里已经成为解放区,但其中还有一部分尚属敌占区,斗争形势依旧严峻。回到家乡后,我一边养伤,一边也没闲着,主动到乡政府帮忙。那会儿,乡政府正在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推行“三七分租、二五减租”的政策。党叫干啥就干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得到群众信任,为劳苦大众服务,就是我入党的愿望。于是,经过努力和组织对我的考察,我终于在1945年2月入了党。1947年3月,我服从区委分配,担任乡政府民兵中队长。之后,我辗转多个工作职位,在不同的“战场”上挥洒青春热血,继续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后,我由江苏省淮安县公安局调任至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处工作。之后,我长期在原卢湾区工作,直至离休。
如今,我和老伴都身体康健,坚持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居住在一栋老旧的砖木结构屋子一楼。靠窗左侧的那张桌子是我的书桌,除了每天在此读书看报,书桌上的这台收音机也是我的最爱。我每天都会准点打开收音机,了解一下国内外和上海发生的时事新闻,听一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和戏曲……回想当年抗日战争时期的颠沛流离,如今大家的生活都越来越好,吃的用的都不用愁,我和老伴对此很感恩,也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