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听到这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欣慰 可亲可近,“光荣之城”焕发新活力
第2版:要闻 2024-08-09

可亲可近,“光荣之城”焕发新活力

130多项市级重点活动以及各区特色项目掀起阵阵热潮,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圆满落幕

有人用脚步丈量上海这座光荣之城,追寻根植于城市血脉的红色基因,留下属于自己的红色印记;有人参观大大小小的展览,从“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档案文献展”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展”,通过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份份档案资料,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斗力量;有人看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赏杂技《战上海》品话剧《向延安》,触摸这座城市永远炙热滚烫的红色记忆……

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开展的“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刚刚落幕。在过去三个月里,这座“光荣之城”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厚的研究成果,不断转化成为可亲可近的话语表达,可感可知的城市记忆,持续焕发新活力;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市级的130多项重点活动和各区因地制宜推出的特色项目在全城掀起阵阵红色文化热潮,伟大建党精神继续浸润城市,红色文化影响更加凸显,红色基因深深植根城市血脉、融入市民心中。

红色文化,留下印记

打开市民陈阿姨的《光荣之城红色“沪”照》,满满都是各种红色场馆的印章。

“这个‘沪’照虽然是在‘红途’平台免费申领的,但很紧俏的,才1万份,真的是一册难求。”作为一名老党员,陈阿姨告诉记者,申领“沪”照三个月来,她打卡了超过40个红色场馆主题印章,“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四大会址,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陈云纪念馆、顾正红纪念馆、李白烈士故居、外滩历史纪念馆、国歌展示馆、松江烈士陵园、上海电信博物馆……我打卡了好多场馆,有些是以前去过的,甚至去过好多次,有些从来都没去过,这几个月每个周末都很充实。”

据了解,本次“红色印记”上海城市红色寻访活动重点推出8个寻访主题、45个红色场馆,如“澎湃岁月”主题带领市民走进曾经蛰伏闹市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旧址,在一幢幢渗透历史烟云的石库门老建筑中,开启一场时空对话;“光辉足迹”主题则探访毛泽东旧居、宋庆龄“可爱的家”,让人近距离感悟伟人崇高风范;“海上繁花”主题则展现证券、电信、纺织、交通等行业的百年变迁,解锁“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等宝藏展品背后的故事。

按照活动要求,完成7个主题或40个场馆以上集章,可领取“红色先锋”上海文创一份。陈阿姨说:“我在盖章的时候,还碰到了不少年轻人。有些展馆不仅有主题章,还有特色套章,但要完成研学任务,大家都特别有热情。”

展览展馆,各有新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上海解放75周年。“好多展览都很重磅,我就看了《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物史料专题展》《光荣之城——上海革命场馆联盟红色文物史料展》两个大展。不仅看到了马克思的手稿,还看到手稿背后矩阵式陈列的140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非常壮观,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蓬勃生命力。”同样完成打卡、拿到“红色先锋”嘉奖的李先生说,令他最印象深刻的是刚刚恢复开放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小而美、美而精、精而雅、雅而暖,特别棒。”

作为上海唯一保存完整并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周公馆经过精心修缮后于7月23日重新开放,馆方以“生活化”“零距离”为切入点,不仅首次开放周公馆(思南路73号)楼前的花园,还与相邻的71号院中花园连通,扩展了参观空间,以提升参观体验。在展陈方面,馆内各场景不再设置“一米线”,观众可以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们艰苦朴素的奋斗环境。会客厅内的桌子上还摆放着水壶、搪瓷水杯等物品,仿佛刚刚召开过一场记者招待会;卧室内有张双人床、办公桌、椅子和衣架,桌面上摆放着复古的台灯、墨水、毛笔,玻璃下还压着一张《新华日报》,周恩来曾经常在这里工作到深夜。“周恩来国共和谈时期穿过的大衣、邓颖超使用过的铜镇纸、带有董必武英文签名的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收据、宋庆龄送给解放区救济总会上海办公处工作人员的红绸缎被面……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物太多了。”李先生对于周公馆这些有温度又有历史厚度的展品啧啧赞叹。

红色精神,艺术接力

有人看展,有人读书,有人参与情景剧的创作,有人拍摄剪辑了微电影,也有人徜徉在文艺的海洋,回望那段英勇奋斗的峥嵘岁月。

无论是文艺党课《红色情怀——上海爱乐乐团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主题音乐会》,还是杂技剧《战上海》、话剧《向延安》、越剧《好八连》、沪剧《江姐》、淮剧《火种》、歌剧《义勇军进行曲》、舞台剧《觉醒年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这些红色主题的文艺作品,无不用独特的舞台艺术形式,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努力奋斗的英雄致敬。

“《永不消逝的电波》一上映,我就去看了。舞剧以前就看过,再看这部纪实舞剧电影,是另一种触动和感动。”文艺爱好者丁小姐说。5月27日是上海解放75周年的日子,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举行“致敬场”观摩活动。6月15日晚,“电波”剧组又走上了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的红毯,作为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片进行世界首映。在领衔主演朱洁静看来,从舞剧到大银幕,是一次从无到有的尝试:“上海给了艺术创作很大的包容度、创造力和可能性,我们站在上海城市的角度,做了一种非常棒的艺术试探和碰撞。”

“这部舞剧电影是近些年来上海主旋律电影的扛鼎之作、创新之作。”在上海影评学会会长、上海大学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看来,影片之所以感人,首先要归功于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归功于1958年第一代电影人的电影首创,也归功于上海歌舞团艺术家的舞剧改编,“它既是艺术的接力棒,又是红色精神的接力棒。” 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