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款款
前阵子收到订阅号通知。北京三里屯家边上的一家酒店,于今年6月底停止营业。它不是那种偏商务性质的酒店,带点小众艺术气息。有阵子我们经常去住这家,办了储值卡。还剩一点钱没有用完,就想着结业前再去看看。其实住的也不是很多,也吐槽它浴缸不好用,酒店里的改良川菜吃起来不过瘾等等。但听说要关,总会有点异样的心情。最后储值卡也没花完。服务生说放心,会退的。我们买了一瓶酒带回家,说留作纪念。最后,又说周末有告别party,邀请我们参加。我俩都说:算了,不喜欢人多。回家后,我在想,也不是单纯喜欢人多。我只是不喜欢告别。L先生问:那如果K酒店结业呢?你会去吧!我不假思索:那必须去!
K酒店是我们经常住的酒店。有一次,生生住出了家的感觉。每天见的都是同样的客人,加起来不到十位。印象中有一对来自上海的夫妇,还有一个香港的客人。服务生也是固定的,完全不变。每天吃完早午餐回房间,过了中午去酒廊办公。四点钟去健身房,洗完澡再到酒廊吃晚饭。它的行政酒廊在28楼,环绕巨大的落地窗。地方宽敞,人少,花多。楼下是东三环,高峰时段汽车密密麻麻。因为高且远,看着像玩具车,配上落日晚霞,像置身于游戏之中,有种不真实感。行政酒廊嘛,多少有点高冷气息,从服务生到客人,每个人嘴角上扬的弧度都差不多,是一种客气疏离的微笑。但这一切,都被“小胖”打破了。小胖是酒廊服务生。我们给她取的外号,没有恶意。就是个胖胖的、笑眯眯的女生。每天见,慢慢就熟了。开始她帮我们端咖啡,后来L先生自己做,她会跟我说:哇,李先生已经熟练操作我们的咖啡机了,可真棒!语气就像夸奖一个七八岁的孩童。酒廊的饭形式大于内容,摆盘远大于口味。有时候晚上有饺子,迷你碗里只码四个饺子,配一小碟老干妈,很是惊艳。过了几天,饺子好像有点变化。小胖说:你知道吗?以前我们用的湾仔码头,现在是思念。后来,酒店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小胖见到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像自家人般熟络,有次早餐问我:怎么样?听说昨晚行政酒廊人很多,你们吃到饭了吗?我没忍住笑,说:吃到了,吃到了,放心。而这也几乎是我对小胖最后的印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就不在这个酒店了。再往后,酒店的前台、经理、服务生一轮一轮换过。小胖还在不在酒店行业,是升职了,还是调离了,不得而知。可能此生都不会再遇到了。
也许因为我本身是感受型人格。我发现自己会赋予生活中很多东西意义。有过短暂交集再分开的人、结业的酒店、关门的餐厅……这些所有的变化,对我而言都属于告别,多少都会有些难过。但是,L先生不会。在他心目中,这些能记住的片段和人,都是一场豪华的遇见。
是一次次无声的告别,还是一场场豪华的遇见?你选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