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文汇在考证古代服饰 曹博文 摄
扫码看视频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是汉乐府《陌上桑》对汉朝女子典型装扮的描述。文字穿越千年,让人们对古代服饰的想象蒙上时间的面纱。这些古代服饰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池文汇是一名大学教师,17年前,还在读大学的她在网络上结识了一群热爱传统服饰的“同袍”。为探寻古人衣冠的真实样貌,大家成立了“装束复原小组”,开了工作室,出版专业书籍,举办历代服饰复原大秀,复原的服装造型还多次登上央视晚会,研究成果甚至走出国门,让世界见识到中国服饰的独特魅力……
热爱,与“同袍”相聚
许多人都在语文课本里读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文中写到荆轲刺秦时,“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秦王的袖子竟然被荆轲一下扯断,难道帝王的衣服质量这么差吗?这成为池文汇一直以来的疑惑。为了还原文中的情节,许多影视剧甚至出现荆轲用刀划断秦王袖子这样荒唐的情节。后来,通过探究古代服饰知识,池文汇了解到,秦汉时贵族流行在袍服外罩一层单衣。单衣往往都是轻薄的纱罗等面料,十分脆弱,袖中还有接缝,易破损。荆轲扯断的可能是秦王的单衣,这一小小的发现曾让池文汇欣喜不已。
就读本科和研究生期间,池文汇在中文系得到的学术训练,使她对传统服饰有了更加系统严谨的探索方法。她还在网上遇见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发现原来不少人和她有一样的想法,想要了解历朝历代不同阶层人们穿的衣服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发现,传统服饰的丰富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尽管许多服装没有完整出土的实物,却有大量残片、图像、塑像和文献可以互证,复原工作就像侦探一般,挖掘这座艺术宝库时常带给我们惊喜。”池文汇说。网络空间里激烈的讨论无法满足大家的探索欲,2010年,“同袍”们相聚上海,成立了线下工作室。那时,池文汇还在读硕士研究生。
谁能想到,一份热爱的火星最终会燃烧成炬,如今,工作室已吸引了二三十名来自服装设计、美术、中文、文物修复、翻译等各专业背景的成员。“如果你真的对一件事情魂牵梦绕,你自然而然就会去做它”,从团队相聚,到如今的发展,一切在热爱铺就的轨道上顺理成章。
复原,探“国风”之美
“我们的复原是全方位的,目标就是要1:1地还原历代服饰的真实面貌,并以最考究的造型呈现给当代人”,团队中,池文汇负责文物资料和古代文献的互证研究。用到的资料来源非常广泛,出土服饰、织物、绘画、塑像、书画、纹样、传世文献、出土简帛等都成为重现服装的线索。
例如,汉唐时期的后妃礼服,一直以来并没有详细的记述,也没有直接具象的文物。为了探究后妃礼服的样式,池文汇和团队耗费3年的时间,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和500多种包括服饰残片、壁画、陶俑等出土文物中推理出礼服的形制。“最后我们发现,汉唐时期后妃的礼服袿衣,是由层叠的三角片组成的复杂结构,走起路来如流风回雪,华丽飘逸”,池文汇告诉记者,接下来,团队想要复原大众印象中比较少见,但又非常独特的服装。比如古代女性外穿的裤装,“我们想要扩充大家对于历史的想象,让更多人见识到古代服饰之美的多元。”
人们对服饰的审美不断流变,时尚潮流不断演进。在池文汇看来,装束复原小组的工作,意义非同寻常,“探寻服饰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从中探求中国服饰最经典独特的式样,并复原再现,以此拓充中国服饰的美学宝库,为当代国风之美的创新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本报记者 曹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