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智慧快餐 自驾千里行 画坛好风景 书展纪事 机缘巧合 三伏天的澎湃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4-08-11

机缘巧合

常清

1987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冶金局下属的一家郊区企业,搞设备管理。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的传统行业如冶金、纺织等面临大规模的产业调整,我们厂也难逃停产搬迁的命运。严峻的现实,常常是转机的开始。我想自己还年轻,必须尽快寻找新的方向。考虑到在今后的发展中,经济管理很重要,需要文理兼容的复合型人才。于是,我考虑通过考研,迈向新的发展平台。

下定决心后,我跑遍了福州路的书店,购买了十几本经济、财务、审计方面的教材,埋头苦读。从八月份到年底的考试,只有五个月的时间。四年前学的高等数学、英语、政治、经济学等常规科目几乎忘得差不多了,六门经济类专业课难度极大。那时,没有辅导教材和辅导老师,手里只有深奥的教科书,看不懂的地方我只能一遍遍啃,题目一道道做,直到搞懂,每晚学习到凌晨,早上六点起床起来背单词背政治,真的是三更灯火五更鸡。

1991年全国统一硕士研究生考试在一月份,我发挥还不错,五门课考了三百十几分,总分是过了录取线了,但有一门课没过,未被录取。收到这个信息,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挺奇怪的是冥冥之中,总觉得还有希望。

几天以后的一个下午,机遇真的来敲门了。上海财大招生办老师电话打过来,国家出了一个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试点项目,我被破格录取,但需要委托培养,由于招生即将结束,我必须在两周内办完所有手续。工商管理硕士,当时还是一个新名词,我甚至以为是管理农贸市场的大盖帽。同时,我所在的企业也不可能出资进行委托培养。正当我一筹莫展时,我们居民楼里恰好有一位氯碱公司的老总,得知情况他非常热心,与他们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商量,后来听说是公司总经理拍板同意的,他们认为未来企业管理需要新理念,我们是国家特大工程项目,需要经济管理人才。短短两周内,所有商调手续办妥,这在那个年代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是由国家教委批准的第一届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试点,全国共9所大学,包括清华、北大、复旦和上海财大。因为是第一届试点,财大对我们非常重视,所有老师都是请最好的,教材都是国外引进的原版。我们系统学习了战略管理、国际金融、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接受了国际先进企业管理体系的全面培训,收获巨大。1993年快毕业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已席卷了整个中国,我们这一批同学都成了时代的弄潮儿,投身于改革第一线。氯碱公司在1992年也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提出要从单纯的生产经营向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并举转变。我分配回到公司的工作,就是协助筹建资本部,五年后我成为了这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

回顾这30多年前的这段经历,感慨万千,像极了电视剧《繁花》中的人物。人的命运就像大海,而每个人的命运又与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每个人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砥砺奋进,就一定能扬帆远航。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