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服务,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度与温度,上海在这一领域近年来取得了怎样的进步?昨天,2024年“政府开放月”举办敬老爱老主题活动,邀请市民与媒体前往本市多个点位“打卡”,体验城市适老化改造的最新成果。
公厕
一系列细节已精心改进
白玉路绿地公厕毗邻苏州河,主要为周边绿地内、苏河步道游览健身的市民提供服务。该公厕于2023年作为普陀区样板公厕完成了适老化适幼化改造,也是普陀区首座实行24小时开放和厕纸进厕位的环卫公厕。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适老化改造后的公厕,在细节上颇花心思。对方便老人、残疾人轮椅进出的无障碍通道进行了改良,长度增加、坡度减缓,让轮椅使用者可以不费力气上坡;在专为特殊人群准备的第三卫生间,空间非常宽敞,同样方便轮椅进入、转弯;卫生间地面进行了防滑处理;入口处的地砖花纹也是经过专门设计,防止老人产生眩晕感;卫生间内安装扶手和紧急按钮,老人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便可及时呼叫管理员前来帮助……居民夏奶奶告诉记者,感觉这一公厕比家里的卫生间还要好用。
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公厕管理科科长宋刚介绍,2023年上海已完成公厕适老化改造227座,2024年计划完成改造1200座,2025年对具备改造条件的环卫公厕实现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全覆盖。
公交站
打通无障碍换乘的断点
今年89岁的童奶奶常要坐公交到共和新路闻喜路公交站台,再前往彭浦新村地铁站转乘1号线到十院。因为腿脚不便,童奶奶只能在邻居的陪伴下乘轮椅出行。昨天,她乘坐了一辆配备了无障碍低地板的95路公交车来到车站。车辆停稳后,驾驶员先放下公交车门下方的无障碍轮椅导板,解开轮椅的安全带,再和邻居一起推童奶奶下车。下车后,邻居通过公交站台的无障碍通道将童阿姨送到了人行道上,前面就是1号线彭浦新村地铁站的无障碍电梯。
这一顺畅的换乘过程,是公交车、公交站台、地铁站经过共同的努力才得以实现。共和新路闻喜路东侧公交站,停靠公交线路多达11条,早晚高峰人流量大。以前,候车亭位置设置不合理,乘客乘车需穿越非机动车停车区,从公交车站到地铁站的无障碍设施也存在断点,老人、残疾人换乘颇有不便。
该公交站台今年完成了适老化改造后,将站台候车亭的位置调整到上下客就近位置,将原来1米宽的公交站台板增加到1.5米宽,同时在公交站台前端增设无障碍坡道,打通了断点实现了换乘无障碍。
上海市交通委客运处副处长王义祥表示,2023年上海完成了112个公共汽电车站台适老化改造,今年计划再完成100个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44个站台的适老化改造,另有28个站点正在实施中。
此外,2023年上海更新投运了500辆无障碍低地板新能源公交车。目前全市具备无障碍功能设施的公交车有8505辆,占比49.24%,整线配置无障碍功能设施的线路有490条,今年还计划更新投运400辆,并将推出95路、49路等60条“敬老爱老”线路,从优化服务标准、提升硬件设施、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升老年人的乘坐体验,目前已完成40条。
养老
“短托服务”方便更多老人
在上海普陀区第一老年福利院,记者看到多位老人正在这里接受“短托服务”,因为种种原因他们需要在这里小住一段时间,而民政部门的最新举措给了这些老人自由选择养老服务的空间。
据了解,2024年1月,普陀区民政局发布新春惠老“六福”礼包,在全市首推“放心福”——养老机构“短托养老”服务。为解决保姆过节休假、老人出院后的短期专业护理需要、高龄失能老年人照护者短期喘息等需求,普陀区民政局积极回应群众所急所盼,联动“惠敬老·靠谱养老党建联盟”成员单位,推出第一批提供“短托养老”服务的14家养老机构。
普陀区第一老年福利院作为首批推出“短托养老”服务的机构,专门推出“短期助养”服务套餐,让有需求的老人可短时间入住养老机构,获得全方位专业照料服务,帮助暂无养老院长住计划的家庭解决燃眉之急。7月,普陀区民政局聚焦老年人度夏难的困境,再次推出夏日定制“长者度夏短托服务”,让长者在养老机构用餐有营养、健康有保障、生活有陪伴。
该项服务自推出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现已在全市推广,并获评上海政务媒体政务服务稿件传播影响力十佳。在普陀,享受该项服务的老人已有470余位。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建成养老床位17.28万张,初步缓解了“一床难求”的刚性需求。根据相关文件要求,至2025年,将建成不少于17.8万张养老床位。 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