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华
算起来回乡一个多月了,有一个人一个多月都没有见到。
我意识到的一个城乡差别是:城里,见的人越来越多;乡下,见的人越来越少。有的人去年还见,今年回来就不见了。不见了就不见了。我只是每年暑期回来,虽是这里的“土著”,但实际上和外乡人差不多,没人向我辞行,也没人告诉我某人为什么不见了。久了,我也就习惯了这种状态。
但这一个多月来没见到的这个人,却让我有些放不下。而我现在动笔写他,直接起因则是无意中读得帕慕克一句话:“在我们的一生中,会发生成千上万被忽略的小事,只有文字才能让我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自不待言,再小的事也多是人的行为,小事被忽略,往往意味着人被忽略。而我不希望这个人被忽略,所以我想写一点文字让大家,首先是让我自己意识到他的存在——他这样存在着,他就是这样的存在,而这样的他何止成千上万!
“景全?”我稍一迟疑,还是把这位小学同学、初中同学认出来了。时隔半个世纪我能把他认出来,一是因为大弟告诉我他仍住在老地方,“混得不好,几年前得过一次脑梗”。二是因为他尽管混得不好,但到底和一般农民不太一样,脸上仍隐隐约约透出书生气。不过衣着实在有些不成样子了,看不出形状的帽子斜歪着,看不出颜色的T恤斜歪着,看不出肥瘦的裤子斜歪着。换个说法,一切都是凑合性的、临时性的、权宜性的。一句话,被磨损得太厉害了!尽管如此,书生气居然仍有残留。说夸张些,就好像再破旧的旗袍、再屈辱的风尘也无法彻底摧毁曾经的闺秀气、公主气。
他姓刘,刘景全。他是我的中小学同学,而且是学霸,语文成绩尤其好,作文分数我俩不相上下,小学语文老师因此把我俩称为“两棵小松树”。上了中学(因为“文革”,我们都只读到初一),我这棵“小松树”还得益于他那棵“小松树”。他有个体弱多病的哥哥以文才闻名乡里,曾以笔名“石磊”在报纸发表过诗,平时喜欢剪报,把报纸副刊上的好文章、好诗剪下来贴在纸页上装订成册。我从景全手里借得好几册来看,边看边把好句子抄在本本上。一次写作文时用了其中一句“平凡孕育伟大,伟大出自平凡”,课堂上受到语文老师的点名表扬。景全听了,课下单独对我轻声说道:“此语出自我也!”
说来也怪,作为同班同学总有不少交往,交往当中总要交谈,然而关于景全同学,留在我记忆中的话仅此六个字。究其原因,大概一是他借给我的剪报对我的语文乃至文学修养有过帮助,有恩于我;二是景全虽是学霸,却毫无霸气。相反,他是个很没有存在感的人,说得“村上春树”些,没有存在感即其存在感。是的,没当过学生干部,不曾高声谈笑,就连是否出声地笑过都大可怀疑。
连续十多年回乡度暑假时,见面次数不算很少,但都是在路上不期而遇。,遇见了就聊几句。我好几次请他进院进屋坐坐,很想两人喝着小酒聊聊往事,打听打听别的同学。但每次他都说:“下次吧!”即使在路上聊,他也往往显出要忙着做什么的样子,很难多聊。对了,一次我提起“两棵小松树”,他嘴角拽出一丝苦笑:“一棵长直了,长高了;另一棵长歪了,斜歪了……”另一棵显然是说他自己。实际上他也的确过得不好,而且好像越来越不好。两年前开始捡破烂了,时而推着独轮车从我门前走过,车上装着空塑料瓶什么的。我在院墙内一闪瞧见了,心里很有些凄楚,就有意不和他打招呼——这种时候,不打招呼也是一种礼仪,我想。
弟弟说他当过兵。于是我思忖,那年月乡下兵员读过初中的不是很多,他作文又写得好,小笔杆子,为什么至少没在连队当个文书什么的呢?结果几年后又悄悄回乡种地打零工。一次我向村长提起,村长吃惊地说:“他当过兵?当过兵的人有照顾啊,起码可以申请低保……”你看,他宁肯捡破烂也不肯开口。怎么回事呢?
不过景全同学也有个赏心悦目的亮点:一天清晨,他领一个小男孩从我门前路过。小男孩扎着一条鲜红鲜红的红领巾,穿一身蓝得如晴空一般的校服。一问,是他孙子,他送孙子上学。小男孩长得相当端庄秀气,大眼睛,双眼皮,白白净净,精精神神。有时不用爷爷送,自己骑自行车飞一样冲去当年我就读过的小学。景全告诉我,孩子的父亲不知怎么失踪了,几年前离开家再没回来,孙子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我开始留意这个小男孩,有时望着他骑自行车远去的背影心有所思。我想我应该为小男孩做点什么,比如把他的学费生活费包下来,也算是对老同学往日借我剪报的回报。记得是去年夏天一个晴朗的偏午时分,我在门旁大柳树下遇见没推小车的景全:“你有个好孙子啊,长得好,学习也一定好!”他叹了口气:“迷上手机了,哎……”而后犹豫了一下,一字一顿地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是我多年来在老家乡下听得的唯一富有文言味儿的成语。我不由得想起他口中的另一句文言:“此语出自我也!”——时隔五十年两相呼应,呼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