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紫展示苏绣作品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在嘉定苏绣实践基地有一幅《鸿马图》,是由18万个五角星绣制而成的。关上灯,持手电筒轻移照射,流光溢彩间,这匹骏马愈发活灵活现,丝丝毛发随着光线的变化如波涛般起伏,仿佛在起跃奔腾。
这幅作品的创作者,是一位“90后”绣娘,名唤“阿紫”。阿紫,本名陈碧娴,是嘉定区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拥有24年刺绣和5年缂丝的经验,她说:“紫字上下拆开看,是‘此’与‘系’。此处系有丝,这就是我的职业——苏绣。”择一事、终一生,苏绣不仅是她的职业,更成为她的一生所爱。
“劈丝”炉火纯青
试想一下,1毫米的丝线分到1/36,乃至更细,需要何等纤巧技艺?去年的进博会上,阿紫带着苏绣作品走进了非遗会客厅,精湛的劈丝技艺让外国友人直呼:“这简直像是皇帝的新衣,细到看不见!”
所谓劈丝,即把一根丝线劈成几根、几十根,看似简单的一劈,却让绣品的色彩更加丰富、立体感更强,看似简单的一劈,更增添了几倍几十倍的工作量,但也是苏绣的基本功。
在记者面前,阿紫两手捏住细线的两头,小指勾住线的中间,轻巧地将丝线一分为二。“如此反复,最多时,可以把一根丝线劈成1/256。”她淡淡地说。
生于苏绣世家,阿紫七岁时就跟着外公学绣艺。刺绣对光线的要求很高,她总是忙着和时间赛跑——每天五点半起床,珍惜太阳落山前的所有时光。泪水、汗水,被针扎到十指的连心之痛,都没能磨灭这份匠心。为了研究缂丝加绣工艺,她还特意去外地求学。五小时车程、两平方米的房间、两块木板搭的床、黄梅天潮湿长毛的梭子……即使环境艰苦,阿紫也觉得快乐:“能学有所获,是我们手艺人一辈子的梦想。”
如今,阿紫每个月仍会挤出时间外出,与行业名师探讨刺绣、缂丝、织造等,不断精进技艺。曾经的小学徒,也渐渐变成众人口中的“阿紫老师”。暑期的周末,在嘉定区马陆镇众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总能见到阿紫与孩子们交流互动的温馨场景。而每逢周六,她还会免费开设公益课堂,为更多人科普苏绣知识。
AI赋能刺绣创作
大学毕业后,阿紫做了一个大胆却改变一生的决定——辞职,投身苏绣创业之路。作为“90后”绣娘,她深知非遗传承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精进,更需要在创新中寻找与时代共鸣的声音。
为了让苏绣不再被“束之高阁”,她与同事设计制作苏绣文创,其中手工苏绣口罩、丝巾、包、会议本、笔筒、储物盒、家居摆设等,颇受欢迎。她还大胆地尝试融入AI技术。阿紫工作室里摆放的作品《守人间烟火 望宇宙阑珊》,便是苏绣与AI碰撞的成果,她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AI软件,经过反复调整,最终拟定设计稿。这幅作品首次亮相于去年的进博会,当时还处于绣制阶段,却获得许多外国友人的赞誉。
在社交网络视频平台上,人们也能见到阿紫孜孜不倦科普苏绣的身影。上传苏绣教程、记录绣娘生活、不定期开直播……非遗作品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向更广阔的受众展示其独特魅力。
传承应是一种生活
如今,阿紫正从中国传统古画中获得灵感,筹备一本绣谱,将用36幅古画、36篇文章介绍36种针法。阿紫坦言:“苏绣有2500年的历史,即便现阶段似乎不再是生活必需品,但依然是我们文化的根基。传承不是一个口号,应该是一种生活。我是个手艺人,亦是守艺人。”
今年7月的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上,阿紫带着绣作现身非遗体验区,与法国、哥伦比亚等国艺术家交流。阿紫把苏绣作品当作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们抵达世界各国,被不同肤色的人喜欢,她感到由衷的骄傲。“每到这时,我总觉得这些苏绣作品不再是个人工艺,而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丝线串联着艺术家们共同的爱好,也让“锦绣国潮”被更多人看见。
本报记者 杨洁 实习生 陈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