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2日 星期一
A股成交额创4年新低 ESG乱象 苹果宣布开放iPhone NFC芯片
第8版:新民财经 2024-08-17

ESG乱象

杨硕

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积极发展绿色股权融资、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有序推进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创新。

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绿色金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积极披露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展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决心,助力推进绿色金融转型。

作为一个评价好公司的新的指标,它可以引导投资机构去寻找那些更注重环保、更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更加优秀的企业。相比以前,它不仅仅要看这家公司是否赚钱,还要看它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

不过,就像很多新兴事物一样,ESG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乱象。比如,把ESG当成“广告”,过度包装误导投资者;或者把ESG当成文案写作大赛,而忽视了背后的公司治理变革等。

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团队撰写的《中国ESG评级剖析及未来发展之道》研究报告点明了不规范的ESG评级所存在的四大问题:一是排名原则背离ESG初衷,错误地从帮助资本分配者如何获取更多收益的角度出发展开评级;二是榜单认知偏差误导投资者,很多排名机构并非专业金融机构,其所出具的ESG排名榜单或对投资者产生误导效应;三是借ESG逐利造成逆向选择,资本市场存在为追求投资回报而打着ESG名号进行逐利的行为,造成那些不具备ESG基本属性的企业反而被相关ESG投资活动追捧;四是政治因素干扰评级客观性,西方话语权、西方价值观以及西方投资逻辑正在对全球ESG展开操控。乱象背后的原因,则在于部分评级机构为“蹭热度”而忽视ESG的内在逻辑、发布机构不具备专业性、数据获取困难和评级过程不透明等。

ESG乱象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此前,证监会上市司相关负责人表示,ESG报告并不是强制披露的,但不代表可以随意披露。公司不能将公告作为“广告”,把ESG披露作为品牌营销的手段,借由ESG的“外衣”过度包装,提供不准确的信息误导投资者。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已有近18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续发展相关报告,数量再创新高;3000余家公司披露了为减少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家数占比超过了60%。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现在存在着一些披着ESG“外衣”过度包装的乱象,通过监管部门、投资者、中介机构、上市公司自身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可以逐步解决ESG“过度包装”的问题,推动企业重视ESG实践,发挥其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监管,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外,投资者也要加强对ESG理念的理解,认识到企业ESG表现对长期发展的重要性,不轻信企业的宣传包装,关注企业的实际ESG表现。最后,上市公司应重视ESG管理,将其纳入公司战略,而不应仅停留在宣传层面。同时,董事会和管理层应承担ESG管理的责任。应详细披露ESG的管理情况、面临的风险、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使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的ESG表现。”汪泓建议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