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10年  鹮仙依然美不胜收 一个团  一家门  两代人
第6版:文体汇 2024-08-25

10年 鹮仙依然美不胜收

舞迷从全球赶来为《朱鹮》庆生

《朱鹮》剧照

“我算不得‘入坑’早的,但在上海第一次领略‘鹮仙’的美,就被深深折服、至今无法自拔。”当翟颖眼眸闪烁道出这番深情告白时,等候在演员出口处的不少舞迷深有同感。

在墨尔本工作的黄浩浩,特地从南半球飞来看《朱鹮》。因飞机延误,她足足用了14个小时才抵达,风尘仆仆直奔剧场,眼中星星点点的都是期盼。

昨晚,上海歌舞团品牌舞剧《朱鹮》首演10周年纪念场在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上演。因有下午、晚上两场演出,剧场内外人潮涌动,舞迷和观众自全城、全国乃至全球赶来,只为《朱鹮》庆生。

“朱鹮”款步而来

烟雨缥缈湖水澄澈,羽色绯红、脖颈高昂的朱鹮款步而至,当她们赤色脚掌轻点水波、展翅掠过血色夕阳,在天边留下一抹浅浅绯红,如梦似幻、诗意无限。

舞剧《朱鹮》灵感源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由罗怀臻、佟睿睿等组成的主创团队数次赴陕西洋县和日本佐渡朱鹮自然保护区采风,访谈朱鹮保护专家,收集影音资料,历经4年创作完成。作品以朱鹮为主角,模仿其“涉”“栖”“翔”的动态,艺术提炼为舞蹈语汇。舞台上的群鹮既保有鸟的特性和姿态、惟妙惟肖,又尽显其姿态的优美,让人仿佛置身自然的桃源。

唯美之外,《朱鹮》能俘获观众的心,在于其深邃的内涵。舞剧通过“曾经的失去”呼唤“永久的珍惜”,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思考人与其他生灵及自然环境休戚与共的关系。

《朱鹮》自2014年首演至今已在海内外演出近350场,它向世界展示中国舞蹈和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剧中的“群鹮舞”曾登上2021年央视春晚,令观众深切感受到朱鹮之美、自然之美、中国舞蹈之美。

犹记“阿金”嘱托

凭借在舞剧《朱鹮》中对“鹮仙”的精湛演绎,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副团长朱洁静捧回了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榜首的奖杯。回忆与《朱鹮》的不解之缘,她说:“这十年来,我们共同成长”。相比最初聚焦形象美不美、跳得到不到位,如今她更专注于与朱鹮的精神对话,“舞台上,每次跳跃、每回展翅,都是和它的灵魂互动。”

时至今日,朱洁静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和“朱鹮”面对面,“那是一只名为‘阿金’的朱鹮标本,当我望着它的眼,仿佛听见它的心语——虽然我们不能再飞翔,但请你将我们的故事告诉全世界,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我们的存在。”

在上海歌舞团,《朱鹮》也见证着一代代舞者的成长。昨晚的演出,由周晓辉和朱洁静分饰上下半场的“鹮仙”。1993年出生的周晓辉是迄今为止第五代“鹮仙”,也是最年轻的一个。她10年前进入舞团时,正是《朱鹮》应运而生、呼之欲出之时,她从群舞开始跳起,慢慢晋级到“七鹮”,最终凭借出众的形象和过硬的技术功底成为最新一代“鹮仙”。

承载共同记忆

10年,对舞者来说,是漫长又充满挑战的旅程;对舞剧而言,亦是如此。佟睿睿说,《朱鹮》已不仅仅是一部作品,它成为了团队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

“舞剧《朱鹮》将继续承载着爱与自然的永恒主题,在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感动每一个观众的心灵,让观众在舞蹈的海洋中感受生命的韵律和自然的和谐,使之成为一部传承不息的经典之作。”上海歌舞团团长王延透露,明年初,舞剧《朱鹮》将赴日本再度展开巡演,让这份艺术之美,触动更多心灵。

昨晚,《朱鹮》家族成员也纷纷回归这一舞台。凭借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出色表现拿下第30届“白玉兰”主角奖榜首的王佳俊也是《朱鹮》元老级班底,他珍惜每次演“樵夫”的机会,虽然这部剧中“樵夫”并非C位,但其中几段双人舞的技巧难度丝毫不容小觑,每次演绎都是回炉和提升。王佳俊说:“或许在外界看来,我是演了‘电波’才被更多人知晓的,但事实上我是在《朱鹮》中成长的。而我也是从这部剧开始,思考如何用舞蹈去表演,如何走入人物内心。”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